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5课时作业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析】第 1 题,灾害监测系统主要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等作用。 第 2 题,我国已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起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有:气象监测网、地震监测网、水文监测网和海洋环境监测网。 【答案】析某类自然灾害(X) 的模型构建。 据此回答 34 题。 3该类自然灾害(X) 是()A台风 B内涝C泥石流 D塌陷4该类自然灾害近年来在我国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其原因不可能包括()A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B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上升C不透水下垫面不断增加D城市、郊区温差有所下降34.【解析】第 3 题,读图,根据图中的 X 自然灾害分析模型判断,有产汇流模型、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 5、气主要依靠遥感技术;对受困人员进行精准定位依靠 术。 术可以了解各路线的交通状况,可以为施救车辆选择合理线路。 【答案】列事例中,不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A围湖造田、填海造陆B保护并扩大红树林和珊瑚礁面积C加固长江、黄河大堤D在沿海修建海防林工程【解析】围湖造田、填海造陆会加剧洪涝灾害和破坏海岸生态系统,因此不属于防灾减灾设施。 【答案】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下表回答 810 题。 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沟谷编号 集水面积() 平均坡度() 流域落差(m) 植被覆盖率(%) 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A BC D9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布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7、】011 年,美国南部平原大部分地区就遭遇了灾害性干旱天气,导致该地区农作物产出减少。 2012 年入夏以来,旱情向整个农业带扩散,已演变成 56 年来美国最严重的旱灾。 截至 2012 年 8 月,美国本土 48 个州已有三分之二的区域遭遇中度以上干旱灾害,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据此回答 1112 题。 11干旱属于哪种类型的自然灾害()A气象灾害 B水文灾害C地质灾害 D生物灾害12为及时掌握此次旱灾发展的情况,美国政府主要利用的技术有()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A BC D1112.【解析】第 11 题,干旱是由于大气圈发生突变诱发的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 第 12 题,通过遥感技术和 9、、滑坡、泥石流、山洪(2)边坡上的水泥结构可以抑制原裸露山体遭受进一步的风化剥蚀;加固山体坡面,具有稳定边坡的作用;蜂巢结构不会大面积破坏和改变坡面原有地貌形态和植被生长条件,绿色植物能够在其开放的空间上自由生长;可以有效地保证地下水的下渗和自由排泄,避免由于地下水压力的升高而引起边坡失稳;植物根系的固土作用与坡面防护系统结为一体,从而抑制坡面破坏和水土流失;从而有效地防止崩塌、滑坡等自然灾害。 14读下图,回答问题。 (1)防护林体系工程是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框架,连线表示出下列各防护林体系工程及对应的主要功能。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保持水土B 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 抵御台风C “三北”防护林 10、体系 防风固沙D 沿海防护林体系 防治盐碱(2)“三北”防护林为何要建成一个“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的大型防护林体系。 (3)滑坡、泥石流防御城市主要分布在_地区,因为_。 (4)地面沉降整治城市分布在_地区,简析其地面沉降的原因。 【解析】第(1)题,防护林体系工程是充分发挥森林生态功能的工程减灾措施,它的主要功能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等。 第(2)题, “三北”防护林建设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第(3)题,滑坡、泥石流防御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区,其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第(4)题,一是考虑地下水的过度开。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5课时作业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Word版含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