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5模块综合 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1)中部日数多,南北部少;平原中部偏北处日数最多,东南部最少 (或北部日数中间多周边少,南部西多东少)。 (2)营造农田防护林;选用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适时合理灌溉;改革耕作制度、栽培技术;适当施用化学药剂,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 2(10 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 1月 10日,美国中部遭遇了数十年来最低气温,局部气温甚至达到零下 50。 寒潮带来的暴风雪导致多地交通瘫痪,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下图是北美寒潮方向示意图。 (1)分析本次寒潮给美国中部地区造成严重后果的原因。 (2)试述此次暴风雪对美国农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解析】(1)造成严重后果一方面要从灾害本身势力强分析, 4、另一方面要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及人口密集程度。 (2)暴风雪对美国农业的影响,一方面要从气温低影响越冬作物生长,另一方面考虑对牲畜的影响,其次还要考虑有利影响即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 【答案】(1)冷空气势力强劲,水汽含量大;南北走向山脉和中部的平原地形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受灾地区人口众多,经济较发达,灾害损失大。 (2)带来强降温及霜冻,可能冻死越冬农作物,导致来年农业减产;暴风雪使牛、羊等因缺乏草料及受冻而大批死亡;降温能使农田来年病虫害减少。 3(10 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终霜冻是一种常见并且分布广泛的农业气象灾害,指每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 如果终霜冻显著推迟,就有可能对农作物造成 7、雪;次年春季,气温迅速回升,积雪大量融化,形成洪水。 5(10 分) 下图为浙江省风暴潮高潮位达到各警戒级别比例逐月分布图,其中红色、橙色和黄色代表超过当地警戒水位由高到低变化。 读图,完成下题。 据图归纳浙江省风暴潮高潮位超警戒潮位的时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浙江 610 月份遭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尤其是 8、9 月还出现了红色预警。 这主要是夏、秋季节该地受夏季风影响较大,同时台风频发,因而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显著。 【答案】风暴潮主要集中在 610 月份,其中 8、9 月份最多。 原因:夏、秋季节该地盛行东南风,台风等热带气旋频发,加剧风暴潮的危害。 6(10 分) 阅读图文材料 8、,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 7月至 8月上旬,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影响重,部分地区高温持续的时间和强度都突破了历史纪录,造成严重的干旱。 简述造成该地区此次“高烧持续不退”的自然原因及旱灾造成的危害。 【解析】联系影响该地天气的因素分析气温高的原因。 该年影响该地的梅雨天气持续时间短,晴天增多,太阳辐射强;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影响该地区时间长,使伏旱天气持续时间长,使气温上升幅度大;影响该地的台风较往年少,对缓解高温天气弱。 干旱可以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用水缺乏,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答案】原因:长江中下游梅雨期与 10、布特征。 注意图中河谷的走向与高低起伏,这些都增强了风力,加大了影响,春季河道裸露提供了物质条件,因而河谷地区沙尘暴日数较多。 【答案】特征:沙尘暴发生日数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减,河谷地带沙尘暴日数比两侧多。 影响:河谷走向与冬季风风向一致,有利于大风在河谷内穿越;河谷狭管效应促进了风力增强,提高输沙能力;河谷西北高东南低利于风场的维持,为风沙远距离输送提供了条件;春季河道干涸,裸露的河床存在大量松散物质,提供沙源。 8(10 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红河流域位于中国西南纵向岭谷区东部,该区降水的时空分布复杂,地质灾害频发。 (1)说出红河流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分布特点。 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 12、位居破坏森林的三大自然灾害(火灾、病害、虫害)之首,它不仅给人类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会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图 1是我国北方某地区 2013 年森林火灾频次统计图,图 2 是某地区火灾发生时的资料图。 气象与森林火灾的关系非常密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判断在火灾发生后,及时获得图 2 中影像资料的技术与传统监测手段相比有何优点。 (2)依据材料,从气象因素分析我国北方森林火灾多发的季节和原因。 【解析】从资料图中可以判断出获取信息的技术主要是遥感。 它与传统方式相比,主要是获取信息的速度、数量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具有动态性和实时性。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北方的火灾多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