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寒假作业1 新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内容摘要:
2、/H 4(g)+2O 2(g)(g)+2H 2O(l) ;H890KJ/(g)+4O 2(g)2(g)+4H 2O(l) ;H890KJ/学反应的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C(s)+O 2(g)(g) ;H 1 C(s)+ O2(g)CO(g) ;H 2S(s)+O 2(g)(g) ;H 3 S(g)+O 2(g)(g) ;H 4H 2(g)+ O2(g)H 2O(l) ;H 5 2H2(g)+O 2(g)2H 2O(l) ;H 6(s)s)+(g) ;H 7 s)+H 2O(l)H) 2(s) ;H 8A B C D)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5、容器中进行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如下:H 2(g)+I 2 (g) 2HI(g)H=原因是 CO(g)+O 2(g)=2(g)H=566kJ/s)+(g)=s)+ O2(g)H=266kJ/1)燃烧热H= (2)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氧化碳可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固体碳酸钠,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工业废气中的 发生的反应如下:g)+2H 2O(l)H=a kJ/g)+(H=b kJ/应:(g)+H 2O(l)+2(H= kJ/含 a、b 的代数式表示) 标况下,O 2与足量的 液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用含 a或 b 的代数式表示) 1 盐酸与 1 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 7、;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反应热与能量关系判断;C、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D、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 2化氢气体分解成 1氢气和 1氟气吸收 270量;解答:解: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 A 错误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能量守恒,1气与 1气反应生成 2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 270 B 错误;C、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条件下,1气与 1气的能量总和大于 2化氢气体的能量,故 C 正确;D、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 2化氢气体分解成 1氢气和 1氟气吸收 270量 9、应时,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多,反应越完全,放出的热量越多,中前者为吸热反应,后者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H0,放热反应H0,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都为放热反应,H0,前者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多,则H 1H 2,故错误;都为放热反应,H0,由于 S(s)S(g)吸热,则前者放出的热量少,则H 3正确;都为放热反应,H0,消耗的氢气越多,则放出的热量越多,则H 5H 6,故正确;前者为吸热反应,H 70,后者为放热反应,H 80,则H 7H 8,故正确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从物质反应的程度以及物质的聚集状态的角度比较反应热的大小,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常 10、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分析:A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除有新物质生成外,能量的变化也必然发生,从外观检测往往为温度的变化,即常以热量的变化体现;B放热的化学反应,如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C有的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也能发生;D反应的能量变化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高低解答:解:A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的生成,生成新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与断裂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不等,所以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 放热反应有的需加热,如木炭的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应,但需要点燃,点燃的目的是使其达到着火点,故 B 错误;CH) 28 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不需要加热,故 C 正确;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高二化学寒假作业1 新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相关推荐
4、量和多年平均输沙量差异很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A2010 年、2011 年降水量远少于多年平均降水量B上游水土保持工作非常出色C三峡水库的建设D挖沙船作业56.【解析】第 5 题,越往长江下游地区,含沙量越大,径流量越大,故三个水文站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乙甲丙。 第 6 题,甲水文站 2010、2011 年的年输沙量和多年平均输沙量差异很大,说明该水文站上游在 2010
3、】(1)中部日数多,南北部少;平原中部偏北处日数最多,东南部最少 (或北部日数中间多周边少,南部西多东少)。 (2)营造农田防护林;选用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适时合理灌溉;改革耕作制度、栽培技术;适当施用化学药剂,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 2(10 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 1月 10日,美国中部遭遇了数十年来最低气温,局部气温甚至达到零下 50。
于检验电荷有什么要求呢。 提示学生:对于任何物理测 量,只有当测量工具的引入不改变被测对象的性质时,或者对被测对象影响到可以忽略不计时,这种测量才有意义。 由此引导学生得出检验电荷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 1)、电量要小,使得当检验电荷引入电场时不改变场电荷的分布,即不改变电场的性质;( 2)、检验电荷是一个点电荷,能够准确地放在我们所要研究的“点”上面。 下面集中研究电场中某一 P点的性质。
活。 生产中一些事例类比加以说明,决不要从统计理论上去阐述。 对晶体的多形性,可先让学生回顾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成份,以及它们的硬度。 对比指出,化学成份一定的晶体,可以有几种形状的空间空间结构,其物理性质也有很大差别。 对液体的表面张力一节的研究,首先演示实验,使学生对液膜有收缩的趋势建立起感性认识。 接着介绍 “ 表面层 ”。 应当向学生说明,液面有收缩的 “ 趋势 ”是无法直接观察到
3、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 、 “放热” )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 的转化率 (填“增大” 、 “减小” 、 “不变” ) ,原因是 (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 (填“有” 、 “无” ) ,原因是 (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 1和 1 ,E 2 (填“增大” 、 “减小” 、
5、)OH(g)+H 2O(g)H=00 0C 时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当 C()= 1 C(H 2)= 1 开始反应,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使用催化剂 I 时,反应在 10 小时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 2)=(Lh)1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A当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B充入氩气増大压强有利于提髙 O 2平衡转化率: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催化剂 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