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寒假作业2 新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内容摘要:
5、)OH(g)+H 2O(g)H=00 0C 时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当 C()= 1 C(H 2)= 1 开始反应,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使用催化剂 I 时,反应在 10 小时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 2)=(Lh)1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A当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B充入氩气増大压强有利于提髙 O 2平衡转化率: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催化剂 催化剂 I 高D催化效率: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催化剂 催化剂 I 高(3)根椐图中数据,计算此反应在 3000C 时的平衡常数 (在答题卡方框内写出计箅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 7、L选 B。 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量,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但不能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加 s) ,与硫酸反应生成醋酸,氢离子浓度减小,物质的量不变,则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故 A 正确;B加 s) ,在溶液中水解生成氢离子,则生成氢气增多,故 B 错误;C加入硫酸铜,铁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增大,故 C 错误;D加入 H) 2固体,与硫酸反应,氢气总量减少,故 D 错误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考常考考点,注意 量,生成氢气由硫酸决定,把握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高二化学寒假作业2 新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相关推荐
3、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 、 “放热” )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 的转化率 (填“增大” 、 “减小” 、 “不变” ) ,原因是 (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 (填“有” 、 “无” ) ,原因是 (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 1和 1 ,E 2 (填“增大” 、 “减小” 、
活。 生产中一些事例类比加以说明,决不要从统计理论上去阐述。 对晶体的多形性,可先让学生回顾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成份,以及它们的硬度。 对比指出,化学成份一定的晶体,可以有几种形状的空间空间结构,其物理性质也有很大差别。 对液体的表面张力一节的研究,首先演示实验,使学生对液膜有收缩的趋势建立起感性认识。 接着介绍 “ 表面层 ”。 应当向学生说明,液面有收缩的 “ 趋势 ”是无法直接观察到
2、/H 4(g)+2O 2(g)(g)+2H 2O(l) ;H890KJ/(g)+4O 2(g)2(g)+4H 2O(l) ;H890KJ/学反应的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C(s)+O 2(g)(g) ;H 1 C(s)+ O2(g)CO(g) ;H 2S(s)+O 2(g)(g) ;H 3 S(g)+O 2(g)(g) ;H 4H 2(g)+ O2(g)H 2O(l) ;H 5
不对。 虽然食盐和橡胶的形状人为地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内部物理性质并未变。 师:那么晶体和非晶体在物理性质上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师生一起共同分析刚才的随堂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得到结论:云母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导热性能不同,玻璃非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导热性能是相同的。 教师强调指出: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不仅导热性能不同,机械强度和导电性等其他物理 性质也不同。 也就是说,晶体内部的物理性质与方向有关
4、H)2 H 2序号) (3)限用下列试剂:酚酞、石蕊、稀醋酸、盐酸、H) 2粉末、据:弱酸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弱酸根阴离子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这两个平衡的移动均会引起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由此可分别选用上述试剂,设计两种实验证明 简述实验方法及现象应用根据的实验方法及现象 应用根据的实验方法及现象 往有多个化学平衡共存(1)一定温度下,向 1L 1 溶液中 )(3 (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薄膜,外边的薄膜会把棉线拉紧呈圆形。 以上实验说明液体表面好像紧张的橡皮膜一样,具有收缩的趋势。 ( 2)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的微观解释 液体与气体接触的表面形成一薄层,叫表面层。 由于表面层上方是气体,所以表面层内的液体分子受到周围分子作用力小于液体内部分子,表面层里的分子要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一些,这样表面层分子间引力比液体内部更大一些。 在液体内部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处于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