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寒假作业4 新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内容摘要:
4、不同温度,则 m n,正反应为 反应(填“放热” 、 “吸热” ) ;(2)若 m、n 表示不同压强,则 m n, (x+y) (p+q) (填、=) ;(3)b 曲线的 ;(4)a 曲线的 行如下化学反应:(g)+H 2(g)CO(g)+g) 其化学平衡常数 的关系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T 700 800 830 1000 1200K )该反应正向为H 0;若该反应符合如图所示的关系,则在图中,Y 轴是指 (答出一种即可)(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变cv(H 2) 正 =v(H 2O) 逆 dc()=c(3)某温度下,平衡浓 7、 2g)H 2= 2O (g) (l)H 3= ;(5)N 2和 45就开始反应,不同温度下 所示温度高于 900时,产率下降的原因是 ;生产过程中合成气要进行循环,其目的是 最新海量高中、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压轴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对第二个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温度升高,导致第一个反应向逆反应移动;B、等压时,通入 二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反应器中温度升高;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变;D、等容时,通入 二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解答:解: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容器体积增大,等效为压强减小,平衡 x(g)+3y(g)2z( g) ( 8、H0)向左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的温度升高,由于该反应容器是一个不导热的容器,所以平衡 a(g)+b(g)2c(g)也向吸热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 、等压时,通入 大了生成物的浓度,平衡 x(g)+3y(g)2z(g)向左移动,由于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容器内温度升高,虽然导致第一个反应向逆反应移动,但移动结果不会恢复到原温度,故平衡时温度升高,故 、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即各组分的浓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各组分的反应速率不发生变化,故 、等容时,通入 大了生成物 衡逆向移动,所以 选 A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度中等 10、则乙的 于 p%;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恒温容器恒压容器中 化学平衡的特征分析判断,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一般如此,先设为同等条件,平衡后再改变某一条件使之符合题设条件,分析变化这样,问题就迎刃可解了,学平衡的计算分析:先判断气体体积刚压缩平衡还未移动时 与再次达到平衡时 而判断各选项是否正确解答:解:气体体积刚压缩平衡还未移动时 倍,当再次达到平衡时, 的浓度减小,所以压缩体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 的转化率变小,故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的体积分数减小,故 、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a。高二化学寒假作业4 新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相关推荐
5、滴加 50滴加氨水的过程中的水的电离平衡将 (填“正向” “不”或“逆向” )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 1 (=2105 1 )10.(13 分)高纯度氧化铝有广泛的用途,某研究小组研究用以下流程制取高纯度氧化铝:(1) “除杂”操作是加入 后用氨水调节溶液的 除去硫酸铵溶液中少量的 酸性溶液中 过滤操作中所得到滤渣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2)检验上述流程中“过滤”后杂质是否除尽的实验方法
薄膜,外边的薄膜会把棉线拉紧呈圆形。 以上实验说明液体表面好像紧张的橡皮膜一样,具有收缩的趋势。 ( 2)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的微观解释 液体与气体接触的表面形成一薄层,叫表面层。 由于表面层上方是气体,所以表面层内的液体分子受到周围分子作用力小于液体内部分子,表面层里的分子要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一些,这样表面层分子间引力比液体内部更大一些。 在液体内部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处于平衡状态
4、H)2 H 2序号) (3)限用下列试剂:酚酞、石蕊、稀醋酸、盐酸、H) 2粉末、据:弱酸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弱酸根阴离子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这两个平衡的移动均会引起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由此可分别选用上述试剂,设计两种实验证明 简述实验方法及现象应用根据的实验方法及现象 应用根据的实验方法及现象 往有多个化学平衡共存(1)一定温度下,向 1L 1 溶液中 )(3 (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4、氨水中C(比为 10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用“” 、 “”或“”表示。 (1) 3 的醋酸和 1 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中 c() c()(2)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盐酸和醋酸钠混合,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3)常温下,若 液中的 c()与 液中的 c(H )相同。 现将 0 倍,稀释后 液的 别用 14 )现有 等、等体积的 H)2、 2O 三种溶液,将它们分别与
热性的区别。 烧热的钢针针尖接触涂有石蜡的云母片的背面和涂有石蜡的玻璃片的背面,钢针接触点背面附近石蜡熔化,云母片上石蜡熔化后形成的痕迹是椭圆;而玻璃片上留下石蜡熔化后痕迹是圆。 说明云母在平面的各个方向导热性质是不同的;而玻璃(非晶体)在平面各个方向上导热性相同。 注意,不是任何晶体都具有力学、热学、电学等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 有的晶体在热学性质上各向异性,另一类晶体在光学性质上各向 异性。
又如将一杯水放在室内,水温逐渐降低,物体的内能减 小了。 演示:在热功互换器内装一半乙醚,用软木塞盖紧,并将铜管固定后用软绳与铜管摩擦,管内乙醚不久便会沸腾将软木塞顶开。 分析:乙醚蒸气会将塞子冲开是因为人克服摩擦做了功,使管子和乙醚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的结果。 再请学生举一些内能改变的实例,并回答卫星的内能是否能改变的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研究,通过怎样的物理过程才使物体的内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