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寒假作业6 新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内容摘要:
4、氨水中C(比为 10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用“” 、 “”或“”表示。 (1) 3 的醋酸和 1 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中 c() c()(2)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盐酸和醋酸钠混合,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3)常温下,若 液中的 c()与 液中的 c(H )相同。 现将 0 倍,稀释后 液的 别用 14 )现有 等、等体积的 H)2、 2O 三种溶液,将它们分别与 、V 2 L、V 3 L 等浓度的盐酸混合,混合后溶液均呈中性,则 V 2 、V 3的大小关系 2+2S 4+2I ; 2+4I =2I 2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物质 H) 2 H) 3 020 039 0 6、:A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B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C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D盐类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解答:解:A水溶液里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导致溶液导电,所以氯化钠是电解质,故 A 正确; B升温促进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大,纯水的 小,故 B 正确;C氢氧化钠电离出氢离子,故溶液中 c( )增大,故 C 正确;D硫酸铵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 D 错误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电解质,水的电离,注意氢氧化钠电离出氢离子,使溶液中 c( )增大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 计算;盐类水解的应用离平衡与溶液的 题分析:若 的酸溶液和 1 的碱溶液中,c(H +)=c( )=1 7、0 3 ,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说明应后酸过量,应为弱酸和强碱的反应,本题可通过讨论进行分析解答:解: 的酸溶液和 1 的碱溶液中,c(H +)=c( )=10 3 ,若为强酸、强碱溶液,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则反应后溶液呈中性;若为弱酸、强碱溶液,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混合后酸过量,溶液呈酸性;若为强酸、弱碱溶液,弱碱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碱过量,反应后溶液呈碱性,根据分析可知,只有 B 符合,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侧重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当 c(H +)=c( )时,弱电解质的浓度大于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 9、 1 的硫酸 100要 1 液 x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为:2200以剩余氢氧化钠溶液 150000合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该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013 ,溶液的 于 12,故 D 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 简单计算,难度中等,注意酸、碱溶液无限稀释时,溶液的 只能无限接近于 7,但酸不能变为碱,碱不能变为酸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的电离;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水能够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存在电离平衡;B可燃冰为甲烷和水形成的一种化合物;C氢氧两种元素还可以组成双氧水;D液体水变成冰, 10、体积变大,密度变小解答:解:A水为极弱的电解质,能够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 A 正确;B可燃冰为甲烷和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并不是可燃烧的水,故 B 错误;C氢氧两种元素可以组成水、双氧水,故 C 错误;D冰中存在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体积变大,则相同质量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故 D 错误;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电离、水的组成结构及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水的电离,明确可燃冰的组成及性质,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最新海量高中、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离平衡与溶液的 题分析:A、根据氢离子浓度的大小判断是否完全电离,若完 11、全电离,是强电解质,反之是弱电解质;B、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的大小无关;C、酸碱是否完全反应取决于二者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与是否强弱电解质无关D、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成正比解答:解:A、如果是强电解质应该完全电离,那么 H+浓度应该是 1 而不是约为1102 说明甲酸不能完全电离,肯定是弱电解质,故 A 正确;B、溶解性与电解质强弱无关,故 B 错误;C、完全反应与强弱无关,故 C 错误;D、没指明强酸为几元酸以及酸的浓度,通过导电性无法比较电解质的强弱,故 D 错误;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难度不大,明确弱电解质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特点是解题关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原理轴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 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氯化铵电离生成铵根离子,而氨水的电离程度很小;B盐酸为强酸,氢离子浓度大,则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较小;C和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为氯化铵溶液,利用质子守恒来分析;D和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氨水的电离大于氯化铵中铵根离子的水解解答:解:A氯化铵。高二化学寒假作业6 新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相关推荐
4、不同温度,则 m n,正反应为 反应(填“放热” 、 “吸热” ) ;(2)若 m、n 表示不同压强,则 m n, (x+y) (p+q) (填、=) ;(3)b 曲线的 ;(4)a 曲线的 行如下化学反应:(g)+H 2(g)CO(g)+g) 其化学平衡常数 的关系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T 700 800 830 1000 1200K )该反应正向为H 0;若该反应符合如图所示的关系
5、滴加 50滴加氨水的过程中的水的电离平衡将 (填“正向” “不”或“逆向” )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 1 (=2105 1 )10.(13 分)高纯度氧化铝有广泛的用途,某研究小组研究用以下流程制取高纯度氧化铝:(1) “除杂”操作是加入 后用氨水调节溶液的 除去硫酸铵溶液中少量的 酸性溶液中 过滤操作中所得到滤渣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2)检验上述流程中“过滤”后杂质是否除尽的实验方法
薄膜,外边的薄膜会把棉线拉紧呈圆形。 以上实验说明液体表面好像紧张的橡皮膜一样,具有收缩的趋势。 ( 2)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的微观解释 液体与气体接触的表面形成一薄层,叫表面层。 由于表面层上方是气体,所以表面层内的液体分子受到周围分子作用力小于液体内部分子,表面层里的分子要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一些,这样表面层分子间引力比液体内部更大一些。 在液体内部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处于平衡状态
热性的区别。 烧热的钢针针尖接触涂有石蜡的云母片的背面和涂有石蜡的玻璃片的背面,钢针接触点背面附近石蜡熔化,云母片上石蜡熔化后形成的痕迹是椭圆;而玻璃片上留下石蜡熔化后痕迹是圆。 说明云母在平面的各个方向导热性质是不同的;而玻璃(非晶体)在平面各个方向上导热性相同。 注意,不是任何晶体都具有力学、热学、电学等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 有的晶体在热学性质上各向异性,另一类晶体在光学性质上各向 异性。
又如将一杯水放在室内,水温逐渐降低,物体的内能减 小了。 演示:在热功互换器内装一半乙醚,用软木塞盖紧,并将铜管固定后用软绳与铜管摩擦,管内乙醚不久便会沸腾将软木塞顶开。 分析:乙醚蒸气会将塞子冲开是因为人克服摩擦做了功,使管子和乙醚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的结果。 再请学生举一些内能改变的实例,并回答卫星的内能是否能改变的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研究,通过怎样的物理过程才使物体的内能改变。
4、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 烧杯中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 p、 q 为 直 流 电 源 两 极 , A 由 2 价 金 属 单 质 X 制 成 , B、 C、 D 为 铂 电 极 , 接 通 电 源 ,金 属 X 沉 积 于 B 极 , 同 时 C、 D 产 生 气 泡。 试 回 答 :(1)p 为_极,A 极发生了_(填反应类型)反应。 (2)C 为_极,试管里收集到_;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