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1-2选修一12物体的内能5内容摘要:
力做功,因此,分子势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这种情况与弹簧被拉伸时弹性势能增大是相似的。 如图 1 中弹簧拉伸, Ep 增大。 从以 上两种情况综合分析,分子间距离以 r0为数值基准, r 不论减小或增大,分子势能都增大。 所以说,分子在平衡位置处是分子势能最低点。 如果分子间距离是无限远时,取分子势能为零值,分子间距离从无限远逐渐减少至 r0以前过程,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而且距离减少,分子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不断减小,其数值将比零还小为负值。 当分子间距离到达 r0以后再减小,分子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在分子间距离减小过程中,克服斥力做功,使分子势能增大。 其数值将从负值逐渐变大至零,甚至为正值。 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 r 的变化情况可以在图 2 的图象中表现出 来。 从图中看到分子间距离在 r0处,分子势能最小。 既然分子势能的大小与分子间距离有关,那么在宏观上什么物理量能反映分子势能的大小变化情况呢。 如果对于确定的物体,它的体积变化,直接反映了分子间的距离,也就反映了分子间的势能变化。 所以分子势能的大小变化可通过宏观量体积来反映。 ( 1)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因此任何物体都是有内能的。 提问学生:宏观量中哪些物理量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标志。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到一个确定的物体,分子总数是固定的,那么这物体的内能大小是由宏观量 —— 温度和体积决定的。 如果不是确定的物体,那么物体的内能大小是由质量、温度、体积和物态来决定。 课堂讨论题:下列各个实例中,比较物体的内能大小,并说明理由。 ① 一块铁由 15℃ 升高到 55℃ ,比较内能。 ② 质量是 lkg50℃ 的铁块与质量是 0. lkg50℃ 的铁块,比较内能。 ③ 质量是 lkg100℃ 的水与质量是 lkg100℃ 的水蒸气,比较内能。 ( 2)物体机械运动对应着机械能。新课标人教版1-2选修一12物体的内能5
相关推荐
2、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位,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完美的差序结构。 孔子不仅仅把礼理解为一种礼仪,而是更看中礼仪背后的道德之心,有了伦理感和道德心,礼才真正获得了依托。 于是,孔子又为礼找到了人性根据,那就是仁。 “仁者,爱人”,这种爱起于“亲亲”之爱,推而广之,终于“泛爱众” ,实际上就是所谓的“仁政”。 当代一般把孔子的思想支点归结为“仁” ,突出他思想的人道主义的一面
本身。 更换不同种类液体,都不存在布朗运动。 ( 3)悬浮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颗粒大了,布朗运动不明显,甚至观察不到运动。 ( 4)布朗运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愈加激烈。 3.分析、解释布朗运动的原因 ( 1)布朗运动不是由外界因素影响产生的 ,所谓外界因素的影响,是指存在温度差、压强差、液体振动等等。 分层次地提问学生:若液体两端有温度差,液体是怎样传递热量的。
各部分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在它们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它们之间便具有势能)说明分子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由它们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称 之为分子势能。 ( 2)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提问: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有什么关系。 应答:当 r=r0 时, F=0, r< r0时, F 为斥力, r> r0时, F 为引力。 教师指出:由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针的尖端原子分布的图样:插图的中心部分亮点直接反映钨原子排列情况。 经过计算得出钨原子之间的距离是 2 1010m。 如果设想钨原子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的话,那么钨原子之间的距离 L就等于钨原子的直径 d,如图 2 所示。 ( 3)物理学中还有其他不同方法来测量分子的大小,用不同方法测量出分子的大小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数量级是相同的。 测量结果表明,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 1010m。
2、得的“格斗”。 人们各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偏不倚。 总是以格斗者为中心,以不伤害自己而又看得清清楚楚的最佳距离为半径,这圆圆的人群中竟没有一个越轨。 “闲事少管嘛” ,就是这个圆的哲学。 2. 没有花朵的艳丽,没有树的伟岸,默默无闻,小草就像那些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劳动人民。 由小草你想到了什么。 (字数在 50 字左右)_答案:(1)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芳草萋萋
2、想震撼。 _(2)运用要求:用联想转化法写一段 200 字左右的文段。 要求由材料中人性的闪光点,联想到自然景象中的鲜花。 鲜花与爱心皆有着某种内在的共通之处,以此联想转化进行结合,托物寄意。 _答案:(1)运用示例:在社会日益物质化、功利化的今天,面对金钱的诱惑,人们因为难以分清物与我的界线,也就容易因贪图钱财而迷失心灵的方向,无法在财与德之间做出正确的抉择。 然而,2015 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