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1-2选修一11分子及其热运动7内容摘要:
针的尖端原子分布的图样:插图的中心部分亮点直接反映钨原子排列情况。 经过计算得出钨原子之间的距离是 2 1010m。 如果设想钨原子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的话,那么钨原子之间的距离 L就等于钨原子的直径 d,如图 2 所示。 ( 3)物理学中还有其他不同方法来测量分子的大小,用不同方法测量出分子的大小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数量级是相同的。 测量结果表明,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 1010m。 例如水分子直径是 4 1010m,氢分子直径是 1010m。 ( 4)指出认为分子是小球形是一种近似模型,是简化地处理问题,实际分子结构很复杂,但通过估算分子大小的数量级,对分子的大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2.阿伏伽德罗常数 向学生提问:在化学课上学过的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什么意义。 数值是多少。 明确1mol 物质中含有的微粒数(包括原子数、分子数、离子数 …… )都相同。 此数叫阿伏伽德罗常数,可用符号 NA表示此常数, NA= 1023个/ mol,粗略计算可用 NA=6 1023个/ mol。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一个基本常数,科 学工作者不断用各种方法测量它,以期得到它精确的数值。 ) 再问学生,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的意义。 如果已经知道分子的大小,不难粗略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 例如, 1mol 水的质量是 ,体积是 105m3。 每个水分子的直径是 4 1010m,它的体积是( 4 10- 10)。新课标人教版1-2选修一11分子及其热运动7
相关推荐
力做功,因此,分子势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这种情况与弹簧被拉伸时弹性势能增大是相似的。 如图 1 中弹簧拉伸, Ep 增大。 从以 上两种情况综合分析,分子间距离以 r0为数值基准, r 不论减小或增大,分子势能都增大。 所以说,分子在平衡位置处是分子势能最低点。 如果分子间距离是无限远时,取分子势能为零值,分子间距离从无限远逐渐减少至 r0以前过程,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2、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位,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完美的差序结构。 孔子不仅仅把礼理解为一种礼仪,而是更看中礼仪背后的道德之心,有了伦理感和道德心,礼才真正获得了依托。 于是,孔子又为礼找到了人性根据,那就是仁。 “仁者,爱人”,这种爱起于“亲亲”之爱,推而广之,终于“泛爱众” ,实际上就是所谓的“仁政”。 当代一般把孔子的思想支点归结为“仁” ,突出他思想的人道主义的一面
本身。 更换不同种类液体,都不存在布朗运动。 ( 3)悬浮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颗粒大了,布朗运动不明显,甚至观察不到运动。 ( 4)布朗运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愈加激烈。 3.分析、解释布朗运动的原因 ( 1)布朗运动不是由外界因素影响产生的 ,所谓外界因素的影响,是指存在温度差、压强差、液体振动等等。 分层次地提问学生:若液体两端有温度差,液体是怎样传递热量的。
2、得的“格斗”。 人们各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偏不倚。 总是以格斗者为中心,以不伤害自己而又看得清清楚楚的最佳距离为半径,这圆圆的人群中竟没有一个越轨。 “闲事少管嘛” ,就是这个圆的哲学。 2. 没有花朵的艳丽,没有树的伟岸,默默无闻,小草就像那些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劳动人民。 由小草你想到了什么。 (字数在 50 字左右)_答案:(1)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芳草萋萋
2、想震撼。 _(2)运用要求:用联想转化法写一段 200 字左右的文段。 要求由材料中人性的闪光点,联想到自然景象中的鲜花。 鲜花与爱心皆有着某种内在的共通之处,以此联想转化进行结合,托物寄意。 _答案:(1)运用示例:在社会日益物质化、功利化的今天,面对金钱的诱惑,人们因为难以分清物与我的界线,也就容易因贪图钱财而迷失心灵的方向,无法在财与德之间做出正确的抉择。 然而,2015 年 3 月
2、太阳,我会告诉自己,明天还会有日出,还会有阳光的,我也会不断告诉自己:明天的我会更成熟的,我的生命会更精彩更充实的。 答案:写出了自己的个性。 这篇作文紧紧地扣住了“成熟”这一话题,主体部分采用了记“流水账”的形式,列举了 18 个短镜头,这十八个镜头犹如人生道路上映放出的 18幅生动的画面,向人们展示了“我”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特别是用“数数”的方式把它们串联起来,让人读来饶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