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李清照词二首 练习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几乎都是议论性的语句,有对比、有反衬、有反问,抒发了词人对桂花的赞美之情。 答案:三、四句用群花对比(衬托),赞桂花为花中第一流;五、六、七句用梅、菊反衬桂花为中秋时节花中之冠;最后两句从评说古人入笔,借批评屈原情思不足,忽略桂花,形象地展现了她那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34 题。 永遇乐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染 4、答案:上片写今年元宵节的情景是实写,下片写往昔元宵节的情景是虚写。 虚实结合,以虚之乐景写实之乐景,突出了今年元宵节的热闹异常,从而为无心游玩作了极好铺垫。 单从下片看也有对比的运用。 写自己在往昔元宵节游玩的情景是虚写,写自己今年元宵节无心游玩的情景是实写。 虚实结合,以虚之乐景写实之哀情。 二、语言运用请根据下面李清照这首小令中的画线句写一个场景。 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5.不超过 60 字。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答:_解析:在这句话中,扩展的重点是“争渡”的急迫心情和“惊起一滩鸥鹭”的场面。 答案:(示例) 船中人急切地挥动船桨,想要绕出重 5、重的藕花丛。 就在这时,藕花丛中突然蹿起了一群受惊的鸥鹭,急急地拍动翅膀飞远了。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 20 字) 月 17 日电(记者武卫政)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今天通报,2 月 9 日至 15 日,受烟花爆竹燃放影响,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有所下降。 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74个城市(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的城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 )春节期间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 超标天数比例为 其中空气质量属轻度污染占 中度污染占 重度污染占 严重污染占 天津、石家庄、上海除夕夜(22 时至次日 2 时)度较高,分别为 577 微克/ 立方米、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 8、用了设问的手法)D如今憔悴,风鬟霜鬓。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解析:选 C。 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56 题。 浣溪沙 李清照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 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注】此词是李清照早期作品。 宝鸭:古代时候两颊所贴的鸦形图案,也有人认为是鸭形的宝钗。 “绣面芙蓉一笑开”中的“开”字,用得好不好。 为什么。 _解析:此题考查对诗词语言表现力的鉴赏。 “开”字在这里有双层含义,一是指“绣面芙蓉”,二是指词中女子情窦初开。 符合这个意思即可。 答案:“绣面芙蓉”形容这个女子姣美的面庞宛如出水荷花,光艳明丽。 “开”字无疑是 9、指芙蓉花开,但其深层意思是表示词中女主人公心底被禁锢的爱之苞蕾正在绽放。 它以动态描写打破了静物写生,起到了能将词中的女子从字面上呼出的奇效。 词人在词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 _解析: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要抓住重要的描述性语言分析,这首词的上片重点写其容貌,下片写其心情。 答案:这首词刻画了一个秀外慧中的少女形象。 她外貌美丽动人,性格天真可爱,对幸福、自由的追求炽烈、大胆。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78 题。 菩萨蛮 注李清照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注】这首词写于作者南渡后的最初几年。 分析首句中“归鸿”“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