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黄州快哉亭记 练习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州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正确的一项是()A南合湘、沅 合:汇合B以览观江流之胜 胜:景观C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 睥睨:城墙上的女墙D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数:计算解析:选 C。 睥睨:斜着眼睛看,谓伺机夺取。 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赤 壁 之 下即 其 庐 之 西 南 为 浸 灌 ,与 海 相 若若 入 前 为 舟 楫 出 没 于 其 前乃 设 九 宾 礼 于 观 江 流 之 胜亦 足 以 称 快 世 俗解 5、。 1)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译文:_(2)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译文:_答案:(1)现在竟能坐在亭子里玩赏风光,抬眼就能饱览。 (2)他们的风采和遗迹,也足以让世人称快。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南康直节堂记 注苏辙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 ,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 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 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廷,有不可犯之色。 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 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 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 6、曲随物,不能自保。 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 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 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 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 ”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 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 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 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 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 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 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 ”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注】苏辙作此文时为元 8、康太守听事堂的东面种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树,并在杉树旁建造了一座厅堂,命名为“直节堂”。 B作者认为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直的,然而经过风吹雨打,或受到岩石的挤压,往往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树可以。 C “直节”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对杉树的 “直节”之性作了由衷的赞美。 巨杉之性即刚直豪杰之士的品格。 表面状物,实则写人。 D文章写堂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又将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态度抒发无遗,纡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 解析:选 A。 杉树并非徐望圣所种。 1)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 译文:_(2)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 译文:_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文言虚词。 “虽” , 10、杉树的树荫底下,是书记们蹲伏在一起办公的场所,簿册文书丢在里面,没有人知道这儿有什么可贵之处。 徐君见到这个地方很是爱惜它,就改建成这座厅堂,而且命名为“直节”。 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是直的。 不幸经过风吹雨打,或受到岩石的挤压,这样才随外物的影响而屈曲变弯,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 即使像竹箭这样优良,松柏这样坚贞,都免不了这样。 只有杉树能顺着它的本性,不用人扶就能长得很直,活着能傲对冰雪,死后能利用它做栋梁屋宇,都与竹、柏相同,但在躯干挺直这点上却又超过了竹、柏。 如拿杉的这种品格要求于人的话,那么这种人大概就是所谓“不等文王出现就会崛起”的豪杰之士吧。 徐君性格温和善良,广施仁爱,在他任职的地方,他 11、以奉公守法而受人称赞。 他不施行严明苛刻的政令,但行为却保持正直。 看看他所喜欢的,就可知道他的为人了。 诗经说:“君子有才能,所以能继承前人的事业。 ”直节堂建成之后,徐君与客人在堂上宴饮,一位客人醉醺醺地唱着歌说:“我想做个品行不正的人,可是品行不正的人必然会卑躬屈膝,品行不正的人可以做吗。 我想做个品行正直的人,可是做正直的人必然会受到挫折,品行正直的人可以做吗。 正像这丛杉树,高高耸立而不偏倚,枝桠伸展,叶片散布,能安然而不危险吗。 然而清风吹动衣襟,飞雪洒满庭院,杉树依然颜色不变,您来到树下休息游玩吧。 壅土培植灌溉杉树,而不如剪削砍伐,杉树自己并不知道,而要依靠爱树的人呀。 庐山一带的百姓,登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