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与微之书 练习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微之微之。 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 人生几何。 离阔如此。 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 微之微之,如何如何。 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 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 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 ”悲哉。 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 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起坐,暗风吹面入寒窗。 ”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 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4、正确的一项是()A离阔如此阔:宽广B次叙病心 次:其次C牵挛乖隔 乖:分离D犹恻恻耳 恻恻:悲伤的样子解析:选 A。 阔:久远。 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其 若 是 乎若 属 皆 且 为 所 虏 )B.况 以 胶 漆 之 心焉 用 之 郑 以 陪 邻 )C.况 以 胶 漆 之 心若 能 以 吴 、越 之 众 与 中 国 抗 衡 )D.微 之 于 我 也移 其 民 于 河 东 )解析:选 C。 之:都为结构助词,的。 A 项,若:动词,像;代词,你们。 B 项,以: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 D 项,于:介词,对于;到。 最新海量高中、都表现白居易对元稹思念的一项是()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牵 5、挛乖隔,各欲白首垂死病中惊起坐,暗风吹面入寒窗微之微之,如何如何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A BC D解析:选 B。 是元稹对白居易的思念。 1)微之微之,如何如何。 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译文:_(2)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 译文:_答案:(1)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 天意如此,对此该怎么办呢。 (2)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与荆南乐秀才书宋 欧阳修修顿首白秀才足下。 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 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 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 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 当之未 6、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 何其勤之甚也。 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 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 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 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 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 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最新海量高中、初 8、答。 幸察。 【注】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正确的一项是()A及门而贽 贽:拿着礼物求见B而又辱之 辱:辜负C或过称其文字 过称:过分称赞D不暇就师穷经 就:跟从解析:选 B。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 辱:谦词,表示承蒙。 恰当的一项是()A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 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B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 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 /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C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D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 移此俪彼 /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解析:选 D。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 9、句的能力。 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意是断句的关键。 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 B作者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样文质彬彬的境界。 C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 D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 解析:选 C。 本题从颠倒事实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作者并非因写时文而遭毁誉;相反,以前因写时文而遭到赏识和荐举。 最新海量高中、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 10、如是邪。 译文:_(2)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 译文:_解析:本题涉及一词多义、同义词连用和判断句。 第一句, “穷贱”指不得志且身份低微;“安”是“怎么,哪里”之意;“切切”形容恳切的样子。 第二句, “故”是“因此”之意;“比” ,比较,相比;“工”指“工巧” ;“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 同时,要注意句子翻译的正确与通顺。 答案:(1)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 (2)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 参考译文:欧阳修叩首禀告秀才足下:前些时候,我乘船从江上往来 11、,多次让你屈尊过访。 又劳你送自己所作的诗文一编,并先以书信通报,作为登门访我的见面礼。 田秀才从西边来,承蒙你寄信问候。 后来,我家仆人从江陵府回夷陵县,又带来你的信。 我是个获罪的人,大家都厌弃我,而你却如此以礼相待,我怎么担当得起。 你来了信,我没有来得及回复,本应因此断绝往来,可是又劳你两次给我写信;两次来信又没有答复,更加应该绝交了,可你还是来信,这是何等的殷勤啊。 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 我想这大概是由于你的勤学好问,急于为自己谋求进取才这样吧。 然而承蒙你索取我所作的诗文,这恐怕是你误听了有关我的言过其实的传闻了。 我年少的时候,决心从考进 13、误加采纳,多次名列在众人的前面。 直到考中进士以来,自认为以前所写的文章实在当不起官府的荐举和长辈的赏识,这才开始大力改变过去的文风,希望在文章学问上有所建树。 然而文章一做出便招来罪过,学问有成就了,自身却蒙受羞辱。 写以前那样的时文会得到荣誉,写现在这种有独立见解的文章却遭受祸害,这真是鲜明的对比。 时文虽然轻浮纤巧,但要写得好,也是不容易的。 我天性不喜欢时文而勉强去写这种东西,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 你现在正值少年之时,志气远大,正想在社会上博取荣誉,那么还不如顺应时俗为好。 天圣年间,天子下了诏书,告诫学者要去掉浮华的文风,从那以后文风大变。 现在士大夫中所写的文章,已文质彬彬,有两汉文章的风采了。 你去向他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