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通用版 必修四唯物论与认识论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其中,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6、真理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重难点点拨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注意: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从而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 创造,也不能 4、、意识促进事物发展,这种说法正确吗。 练一练1、单选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每小题 6 分,共 72 分。 )12014 年 12 月 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 ,关于“新常态”这一重要表述,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新常态之“新” ,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 ,意味着相对稳定。 “新常态”蕴含的哲理是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改造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矛盾具有特殊性 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A. B. C. D.2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下列诗句与此哲学寓意相近的是乱 5、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A B C D3百度大脑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人脑神经网络,包括模拟人脑学习分析能力,从而通过多层的学习模型和海量的训练数据进行数据智能分析,然后做出预测。 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机器学习技术,即通过算法使机器能从大量历史数据中学习规律,从而对新的样本做智能识别或对未来作预测。 材料表明快速数据处理能力使人工智能更能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人工智能在实践中比人类更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利用人工智能做出预测是人类利用事物规律谋取福利的新证明实践手段的更新为认识的丰富和深化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A B C 7、了越来越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 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坚持了(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整体与部分相结合A. B. C. D.6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偏好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高热量实物,甚至演化出了一套行为机制,当我们吃进高热量实物的时候,精密复杂的精神中枢会让我们体验到愉悦感。 人的大脑偏好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高热量实物,这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创造规律 意识可以调控人体的生理活动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A. B. C. D.72016 年 2 月 4 日世界癌症日的主 9、.“雾”意象的变化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B.“雾”的意象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C.“雾”意象的变化根源于人的意识的变化 D.“雾”的意象是意识建构的人为事物联系9北京成功申办 2022 年冬奥会,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面两点顺势融为 2022,生动自然,展现了冬奥会的活力与激情,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2 年冬奥会标识的设计表明艺术创作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艺术创作是沟通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 艺术创作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逼真的主观映像 艺术创作都离不开综合的思维方法A. B. C. D 11、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真理的发现是人们自觉总结前人经验的结果对宇宙奥秘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A B C D12从苹果的 本田公司的机器人 发者们认为他们能为消费者提供具备与人自由交流功能的机器人。 然而有些神经科学家却称:机器人永远无法学会对人们、地点和情景的理解这常常包含漫长的社会历史而这是人类交流的关键。 这里体现的哲学道理有: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具备意识的机器人最终会开发出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决定了对机器人的研究具有反复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权威科学家的认识才是真理性认识意识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内容源于劳动和交往而非编程A B C D 二非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共 2 12、8 分。 )13电脑运行中热量如何散发是困扰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 历经四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团队在中国自己的世界一流的实验室里利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生长了高质量的磁性掺杂拓扑绝缘体薄膜,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这一发现有效解决了电脑运行中散热的问题,从而可能推进信息技术巨大的突破。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称赞这一发现是中囤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做出的诺贝尔奖级的成果,证明了中国人是能够做出世界一流实验的。 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分析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 (14 分)14为了应对世界气候变化问题,中国于 2015 年 6 月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