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选修当仁,不让于师教案内容摘要:
数仞高不可测,别人无从了解,所以才有如此见解。 后人把收弟子称为“列入门墙”,即源于此。 ②这主要是说孔子无所不学,也即韩愈所说“圣人无常师”。 5,子贡的道德学问在下面这句话里可见一斑: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 (《论语子张 19第 21》) —— 这说明子贡为时人所重,良有以也。 2),阅读第三则,自己疏通文意。 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 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 (《论语子罕 9第 11》 教师明确: 1,几个熟语理解好并积累应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循循善诱。 2,“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主要是翻译时,注意动补句式。 3,这则内容有三:高度评价老师,也是用比喻的手法;老师是怎样教导自己的;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习上一 节课的内容。 读一读语录,理一理思路。 二,学习第二部分“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阅读 9— 13则,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第 10 则略过不看。 9,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 (《论语雍也 6第 11》 10,略。 11,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 (《论语雍也 6第 10》 12,颜渊死。 子曰:“噫。 天丧予。 天丧予。 ” (《论语先进 11第 9》) 13,颜渊死,子哭之恸。 从者曰:“子恸矣。 ”曰:“有恸乎。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 (《论语先进 11第 10》) 教师明确 : 1,这几则里面,有几个后世常用的惯用语,注意积累: 箪食瓢饮,不堪其忧,不改其乐,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2,注意“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个特殊句式的理解。 两个“为”,都是介词,读 we236。 3,语意略说: ①第 9则,孔子对颜回的评价着眼于颜回的“安贫乐道”。 世有大成就者,唯安贫乐道者能为。新人教版选修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相关推荐
六)以降至尊之情,回贞女之操也。 德全而物爱之,宜矣。 (第 2段) 其理固当,不可逃也。 故人之生也,非误生也;生之所有,非妄有也。 天地虽大,万物虽多,然吾之所遇适在于是,则虽天地神明,国家圣贤,绝力至知而弗能违也。 故凡所不遇,弗能遇也,其所遇,弗能不遇也;〔凡〕(二)所不为,弗能为也,其所为,弗能不为也;故付之而自当矣。 夫命行事变 ,不舍昼夜,推之不去,留之不停。 故才全者
2、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4、怎么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则)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5、文化传播(1)途径:A 商业活动。 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2、确吗。 练一练1、单选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每小题 6 分,共 72 分。 )12016 年起,我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一政策顺应了群众的期盼,也反映了我国不断变化的人口形势,有利于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 这说明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相互联系 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主观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联系是多样的,一切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文化素养需要在一定的活动中培养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 B C D2中国饮食文化底蕴丰富多彩,一道菜就是一个文化的体现,一道菜便能诠释一个文化的内涵。 “吃”不仅可以满足口腹之欲,更体现了食物带给中国人的生活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说明( )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漆园吏,不久即隐归,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 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 : 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 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从而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泥坑。 庄子的思想是没落贵族阶级意识的反映,但是
高二年级语文学案 周次: 编号: 99 时间: 主编:张燕瑞 审批: 平凡的世界 第 二 课时 学习目标: 分析人物形象。 探讨小说的内容。 感受《 平凡的世界 》的 语言风格。 学习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 探讨小说的内容。 学习重点: 分析人物 形象。 探讨小说的内容。 学习过程: 目标一 : 分析人物形象: 【导思 】 : 概括孙少平的心理活动,简单勾勒他的性格特征。 分析田润叶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