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地球运动规律》听课手册(含答案)内容摘要:
3、客机航向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同C飞经 a 点时,乘客能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D飞经 a 点时,客机受到向北的地转偏向力(2)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 6 月 22 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A1/4 B1/3 C1/2 D3/4 考点透析1地方时与区时计算方法(1)乙地地方时甲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 (度)/(15/时)。 (2)乙地区时甲地区时两地时区差。 注:“”“”选取原则是“东加西减”,即所求地位于已知地的东面,取“”;位于西面,取“”。 2日期界线(1)0 时经线:0 时经线东侧日期较西侧的早。 向东越过 0 时经线加一天,向西越过 0 时经线减一天。 (2)国际日界线:国际日界线西侧日期较东侧的早。 向东 5、间)。 李光耀病逝时,地球上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范围之比约为()A49 B13 C21 D34命题点二太阳视运动与昼夜长短的判断32014福建卷 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 2014 年 2月 8 日正式建成开站。 图 14 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 读图回答(1)(2)题。 图 14(1)该日太阳位于图示 F 位置时()A泰山(36N , 117E)旭日东升B东京(36N,140E)夕阳西斜C纽约(41N,74W)烈日当空D开普敦(34S,18E) 夜色深沉(2)次日泰山站()A日出正南 B太阳高度变大C白昼变短 D极昼即将开始 考点透析1由于 6、地球自转运动,地球上的人总是觉得太阳每天都是(偏) 东升(偏) 西落。 在读太阳视运动图时首先要明确,一天中,太阳在地平面以上的时间间隔为昼长,太阳在地平面以下的时间间隔为夜长。 其次,在太阳视运动图中可以明确看出,北半球夏半年时,太阳(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从东北方位升起、西北方位落下,北半球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就越偏北;北半球冬半年时,太阳(极昼、极夜地区除外)从东南方位升起、西南方位落下,南半球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就越偏南。 2昼夜长短问题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不同地点在同一时间昼夜可能不等,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昼夜也可能不等。 但是只要判读昼夜长短时注意以下三点,试题就会迎刃而解。 (1 7、)明确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 晨昏圈与经线圈只有在春秋分日时是重合的,其余时间都不重合;二者的夹角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至日、夏至日最大,为 2326。 与晨昏圈相切的纬线圈上的地点出现极昼或极夜;与晨昏圈相交的纬线圈分为昼弧(某一纬线圈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和夜弧( 某一纬线圈位于夜半球的部分)两部分,对其进行对比可知该纬线圈上的地点及其所在半球的昼夜长短对比情况。 (2)掌握昼夜长短的判读技巧。 首先,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其次,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再次,太阳直射点 9、长约为()A9 小时 B11 小时 C13 小时 D14 小时4照片拍摄日期最接近()A1 月 1 日 B5 月 1 日C7 月 1 日 D10 月 1 日图 16命题点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其应用42015浙江卷 图 16 为某地地方时 12 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 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 90,则乙位置太阳高度为()A47 B43C D2014全国卷 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 P,则()A春、秋分日 P0 B夏至日 P 1C全年 考点透析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应注意的内容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简单而言,一方面正午太阳高度永远 11、高度的含义。 如: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因此可用其确定地方时 12 时。 正午太阳高度是地面与太阳之间的夹角,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是互余的关系。 为了冬季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影子的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呈负相关,因此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 新题预测充足的日照是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石家庄市(38N,)某住宅小区(如图 17所示,图中 a 为南北两楼的楼间距)在大寒日正午时,南楼阴影刚好 13、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 读图,回答(1)(2)题。 图 18(1)发生日食的这天,在图 18 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在图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判读技巧判读光照图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利用极昼、极夜的范围,确定节气,进而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日出方向、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晨昏线过极点为春秋二分日,北极圈极昼为夏至日,北极圈极夜为冬至日。 2利用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可以确定 6 时、18 时经线。 3利用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可以确定 0 时经线与 12 时经线。 4利用昼半球和夜。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地球运动规律》听课手册(含答案)
相关推荐
空气中的焦油味 听觉 —— 叽叽嘎嘎向前驶去的车声 问:作者从视觉、嗅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出了印象中的那个金色的季节。 在这部分的描写中,作者采用的是哪种描写方法。 明确:细节描写。 八、小结 《安东诺夫卡苹果》的作者蒲宁从视觉、嗅觉、和听觉的角度,概括出 了“我”印象中的那个金色的季节。 下节课我们再走进苹果丰收图,感受苹果丰收的喜悦。 第 2 课时 知 识技能
2、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主次矛盾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二者既相互排斥
道还靠别人吗。 ”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具体条目。 ”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 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 颜渊说:“我颜渊虽然资质愚钝,但愿意实践这些话。 ” 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古文今译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
事:让„„做官(任用) 将:就 众贤:使贤众,使动用法 2. 朗读指导 ( 1) 排比句应读出气势来 ( 2) 重点词语应重读,如:皆欲国家之 富 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 不能尚贤事能为政也 将在于众贤而已。 3. 翻译指导: 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 (所以国家拥有的德才兼备的士众多,国家就会治理得好) 4. 概括本段内容: 1) 找出中心句 2) 理清思路
3、分析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其相关地区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 新题预测也门索科特拉岛拥有世界上最神奇的动植物物种。 在该岛 800 多种植物物种中,有超过 1/3的物种是其所特有的
3、分布图,等值距为 2。 读图,完成 56 题。 图 5图示时刻正发生冻雨的地点是()A. B. C. D6与地相比,地()A. 气温更高 B. 气压更低C. 光照更强 D. 风力更弱山地迎风面的气压比背风面的高很多,使等压线突然变形或突然密集,可将几根等压线用一条锯齿形线联结起来,称之为地形等压线,应画在山的迎风面或冷空气一侧,与山脉平行,不能横穿山脉。 读我国某山地某季节地形等压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