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地球运动规律》听课手册(含答案)内容摘要:

3、客机航向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同C飞经 a 点时,乘客能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D飞经 a 点时,客机受到向北的地转偏向力(2)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 6 月 22 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A1/4 B1/3 C1/2 D3/4 考点透析1地方时与区时计算方法(1)乙地地方时甲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 (度)/(15/时)。 (2)乙地区时甲地区时两地时区差。 注:“”“”选取原则是“东加西减”,即所求地位于已知地的东面,取“”;位于西面,取“”。 2日期界线(1)0 时经线:0 时经线东侧日期较西侧的早。 向东越过 0 时经线加一天,向西越过 0 时经线减一天。 (2)国际日界线:国际日界线西侧日期较东侧的早。 向东 5、间)。 李光耀病逝时,地球上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范围之比约为()A49 B13 C21 D34命题点二太阳视运动与昼夜长短的判断32014福建卷 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 2014 年 2月 8 日正式建成开站。 图 14 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 读图回答(1)(2)题。 图 14(1)该日太阳位于图示 F 位置时()A泰山(36N , 117E)旭日东升B东京(36N,140E)夕阳西斜C纽约(41N,74W)烈日当空D开普敦(34S,18E) 夜色深沉(2)次日泰山站()A日出正南 B太阳高度变大C白昼变短 D极昼即将开始 考点透析1由于 6、地球自转运动,地球上的人总是觉得太阳每天都是(偏) 东升(偏) 西落。 在读太阳视运动图时首先要明确,一天中,太阳在地平面以上的时间间隔为昼长,太阳在地平面以下的时间间隔为夜长。 其次,在太阳视运动图中可以明确看出,北半球夏半年时,太阳(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从东北方位升起、西北方位落下,北半球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就越偏北;北半球冬半年时,太阳(极昼、极夜地区除外)从东南方位升起、西南方位落下,南半球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就越偏南。 2昼夜长短问题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不同地点在同一时间昼夜可能不等,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昼夜也可能不等。 但是只要判读昼夜长短时注意以下三点,试题就会迎刃而解。 (1 7、)明确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 晨昏圈与经线圈只有在春秋分日时是重合的,其余时间都不重合;二者的夹角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至日、夏至日最大,为 2326。 与晨昏圈相切的纬线圈上的地点出现极昼或极夜;与晨昏圈相交的纬线圈分为昼弧(某一纬线圈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和夜弧( 某一纬线圈位于夜半球的部分)两部分,对其进行对比可知该纬线圈上的地点及其所在半球的昼夜长短对比情况。 (2)掌握昼夜长短的判读技巧。 首先,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其次,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再次,太阳直射点 9、长约为()A9 小时 B11 小时 C13 小时 D14 小时4照片拍摄日期最接近()A1 月 1 日 B5 月 1 日C7 月 1 日 D10 月 1 日图 16命题点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其应用42015浙江卷 图 16 为某地地方时 12 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 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 90,则乙位置太阳高度为()A47 B43C D2014全国卷 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 P,则()A春、秋分日 P0 B夏至日 P 1C全年 考点透析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应注意的内容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简单而言,一方面正午太阳高度永远 11、高度的含义。 如: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因此可用其确定地方时 12 时。 正午太阳高度是地面与太阳之间的夹角,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是互余的关系。 为了冬季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影子的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呈负相关,因此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 新题预测充足的日照是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石家庄市(38N,)某住宅小区(如图 17所示,图中 a 为南北两楼的楼间距)在大寒日正午时,南楼阴影刚好 13、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 读图,回答(1)(2)题。 图 18(1)发生日食的这天,在图 18 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在图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判读技巧判读光照图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利用极昼、极夜的范围,确定节气,进而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日出方向、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晨昏线过极点为春秋二分日,北极圈极昼为夏至日,北极圈极夜为冬至日。 2利用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可以确定 6 时、18 时经线。 3利用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可以确定 0 时经线与 12 时经线。 4利用昼半球和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