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限时集训(含答案)内容摘要:

3、分布图,等值距为 2。 读图,完成 56 题。 图 5图示时刻正发生冻雨的地点是()A. B. C. D6与地相比,地()A. 气温更高 B. 气压更低C. 光照更强 D. 风力更弱山地迎风面的气压比背风面的高很多,使等压线突然变形或突然密集,可将几根等压线用一条锯齿形线联结起来,称之为地形等压线,应画在山的迎风面或冷空气一侧,与山脉平行,不能横穿山脉。 读我国某山地某季节地形等压线(单位:百帕 )图(图 ),回答 78 题。 图 7山地迎风面气压比背风面气压高的原因是()A迎风面气温高 B迎风面气流下沉C迎风面空气堆积 D迎风面降水多8图示季节最有可能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图 为某地区 7、短波辐射、向上的短波辐射最强,说明太阳辐射最强,应是晴天。 乙天气情况下,向上的长波辐射较强,说明地面辐射较强;白天向下的短波辐射、向上的短波辐射较强,说明太阳辐射较强,可能是晴天但有霾。 丙天气情况下,向下的长波辐射强,且较稳定,说明大气逆辐射强;白天向下的短波辐射、向上的短波辐射最弱,说明太阳辐射最弱,可能是多云天气。 C 项正确。 2D 解析 读图时注意图中纵坐标数值大小的差异。 霾和云对短波辐射均表现为削弱作用,霾的削弱作用明显小于云的,A 项错误;由于到达地表的太阳短波辐射的衰减,向上反射的短波辐射相应减少,B 项错误;多云天气时向上的长波辐射明显减少,向下的长波辐射增多,综合作用是云使地表净 8、长波辐射减少,C 项错误;晴有霾天气时向上、向下的长波辐射均小于晴天的,主要是由于出现霾天气时温度低于晴天的,D 项正确。 3D 解析 图中显示出丙地气流下沉,说明同一高度丙地气温较低,该地可能是公园绿地。 4B解析 图中四地中乙地气温最高,梨花最早开放。 5B解析 根据冻雨的形成条件,冻雨是大气中过冷却水滴降落过程中,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相遇发生冻结的一种降水,结合图中等温面可以看出地和地地面温度在 0以上;处地面温度在 0以下,且高空空气湿度大,会有过冷却水滴形成;地应降雪。 6D 解析 从等温面图中可以看出,地比地气温低,气温和气压呈反比,因此地气压比地的高;地空气湿度大,云雨可能更多,能见度更低 9、,光照较弱;地等温面大致呈水平分布,水平方向上温差小,气压差小,风力弱。 7C解析 迎风面气流受到地形阻挡,在迎风面聚集后,会沿山坡上升,因此 C 项正确,B 项错误;从材料中可知迎风面是冷空气,因此气温低,A 项错误;从图中看,冷空气来自北方,因此空气湿度较小,不利于形成降水,D 项错误。 8D 解析 由于山地北坡为迎风面,此时为偏北风,且陆地气压高,应该为冬季,所以D 项正确。 9B解析 图示区域为澳大利亚,甲、丙位于低压中心附近,乙、丁位于高压中心附近,根据风的形成原理判断,甲为西南风,A 项错误;乙为东南风,B 项正确;丙为偏北风,C 项错误;丁为偏南风,D 项错误。 10A 解析 此季节海 10、洋为高压,陆地为低压,说明陆地气温高于海洋的,为南半球夏季,此时甲地受热带气旋影响,出现狂风暴雨,A 项正确;由于是夏季,乙、丁两地炎热,B、D 项错误;丙地此时为晴天,C 项错误。 11D 解析 根据上题分析,此时为南半球夏季,丁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气候炎热干燥,所以 D 项正确。 12D 解析 根据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a)中埃博拉疫情高风险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 读图(b)中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地中海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D 项正确。 13C解析 若该病毒通过空气传播,其必然依靠风力,传播受风向影响。 若该病毒向北部内陆传播,应是气压带、风带北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