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6)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限时集训(含答案)内容摘要:

3、是()A6 月 B3 月 C12 月 D10 月7若 N 地 18 时 20 分太阳已落,P 地仍斜阳普照,则这一季节( )A长江入海口盐度较低 B巴西高原草木葱茏C青尼罗河处于丰水期 D华北平原小麦返青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农民便开始“搬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带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 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与之周旋、适应,永远在路上。 当南方地区的农民以某处固定的“家”为阡陌世界的核心时,新疆的农民却将“转场”当作了生活的本身,并因此形成了新疆才有的行吟诗人般的生活。 据材料,完成 89 题。 8材料中所述的“搬家”或“转场”在地理学中被称 9、季节。 四个选项中只有油菜属于越冬作物,B 项正确。 4B解析 据图示区域位置分析,栓皮栎主要生长在该国南部地区,即 30N40N 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北半球);因栓皮栎的树皮在树干水分较少时采剥,而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树干水分较少,所以该国采剥栓皮栎树皮的最佳季节是夏季,B 项正确。 5D 解析 A 河流域位于 40N60N 的大陆西岸,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降水比较均匀,故 A 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小,无明显汛期; B 河流域属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多雨,夏季少雨,故 B 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冬季;两河都以雨水补给为主,A 河径流量的变化比 B 河的小,D 项正 10、确。 6A 解析 根据 N 地 5 时 15 分日出,可知 N 地昼长为 13 小时 30 分。 若 M 地为 20S,则 N 地为 5S,纬度较低,白昼时间变化幅度小,达不到 13 小时 30 分,所以 M 地纬度应为 20N,N 地纬度为 35N;该日昼长于夜,则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最可能的月份是 6 月,A 项正确。 7B解析 若 N 地 18 时 20 分太阳已落,P 地仍斜阳普照,则越往北白昼时间越短,太阳直射南半球,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 长江入海口盐度较低时为雨季,即北半球夏季,A 项错误;巴西高原草木葱茏时为南半球夏季,B 项正确;青尼罗河进入丰水期时为北半球夏半年,C 项错 11、误;华北平原小麦返青时为北半球春季, D 项错误。 8D 解析 材料中所述“搬家”或“转场”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该地区气候干旱,以畜牧业为主,属于游牧业。 9C解析 夏季,该地区气温较高,高山地区气候凉爽,草类茂盛,是理想的放牧地;冬季,高山地区气温低,牧场迁移到河谷低地;春季和秋季,山前平原地带水草丰美,适宜放牧。 10A 解析 地热是地球内部能量向外释放的形式,地壳活跃地带地热资源丰富。 意大利南部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地壳活动频繁,地热资源较为丰富。 乌克兰北部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巴西东南部和美国五大湖地区均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11D 解析 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推断 12、出此时蒸汽飘向东北方向,说明意大利南部此时受西南风( 西风带)影响,为北半球冬季。 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出现在 7、8 月份;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风影响而进入旱季是该地的冬季,即北半球夏季;此时非洲南部地区为夏季,昼长夜短,但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无法判断;此时北印度洋受东北季风影响形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洋流,我国经北印度洋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顺风顺水。 12A 解析 由图(a)可知,该季节该地区盛行西北风;图(b) 所示季节该地区受高压系统控制,该高压系统中心气流呈逆时针方向向四周辐散。 由此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 30S40S,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13C解析 由上题 14、,地源热泵将土壤或地下水中的热能,提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室内采暖。 解析 第(1)题,冰碛湖的成因应从材料一中冰碛湖的概念和某冰碛湖形成过程图入手分析。 第(2)题,北海油田位于西风带内,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阴雨天较多;同时濒临海洋,地表阻力较小,风力强劲。 第(3)题,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可以参照德国鲁尔区的整治措施进行分析。 第(4)题,据材料三可知,地层之下一年四季均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 在夏季,地下的温度要比地面空气温度低;在冬季,地下温度要比地面空气温度高。 地源热泵正是利用大地的这个特点,通过埋藏在地下的换热器与土壤或水体交换热量。 15(1)冬季 15、。 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风浪大。 (2)南北西海岸有本格拉寒流流经,受东南信风影响表层海水被吹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3)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内部起伏小(平坦),高原边缘( 沿海) 坡度大,海岸线平直。 (4)南非的煤、铁、金刚石等矿产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工业基础良好;土地、工人工资低廉;欧美等国际市场广阔;临近海洋,海运等交通运输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南非好望角的位置在 30S40S 的大陆南端,结合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所以风浪大。 第(2)题,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南非西海岸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该海域位于南半球,受东南信风影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表层海水被吹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 第(3)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可知,图示区域海拔高度大部分在 1000 米左右,而且等高线稀疏,说明该区域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内部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