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听课手册内容摘要:

3、可以根据岩层的相邻关系来判断它们的新老关系,判断依据如下:(1)沉积岩是经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此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岩浆岩的产生时间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 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岩浆喷出通道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的形成晚于被侵入的岩层。 (3)变质岩是变质作用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新题预测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绝壁之巅。 这里海拔 1700 米,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岩石以砂岩为主。 图 42 为郭亮村绝壁景观图。 读图,完成 12 题。 图 421郭亮村绝壁岩层()A具有层理构造 B含有丰富的化石 5、其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砂岩 B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英岩 D安山岩、玄武岩32015全国卷 图 44 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 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图,完成(1)(2)题。 图 44(1)19752004 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2)推测 19921997 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考点透析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宏观地貌是板块运动的结果。 板块构造理论应 6、结合图示从以下几点进行复习: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岩石圈与板块、板块内部与边缘。 生长边界(海岭、断层)与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部分地形区的板块位置:a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多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b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群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加勒比海诸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 c冰岛( 大西洋 “S”形海岭上) 生长边界。 新西兰南北二岛消亡边界。 d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解释地 8、过下图进行理解。 图 45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不同干旱、半干旱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 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湖地貌。 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流水作用地区 特点 典型地貌河流上游 地势陡、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 峡谷、瀑布等流水侵蚀地貌河流中下游 地势平坦、流速减慢,以堆积作用为主 河漫滩、三角洲等流水堆积地貌冰川作用:高山上冰川侵蚀形成角峰、冰斗、“U”形谷,山下堆积形成冰碛湖。 11、角洲 B桂林山水C黄土高原 D鸣沙山沙丘命题点三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2014全国卷 20 世纪 50 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 410 所示。 读图,完成(1) (3)题。 图 410(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3)50 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考点透析 13、C经济 D河流突破四 地形、地质剖面图 典题示范2015北京卷 图 412 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图 412(1)图中(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2)图示地区(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判读技巧1地形剖面图的判读(1)仔细阅读图例、水平距离、垂直高度、剖面线的方向和经纬线位置、注记及图示说明。 (2)根据剖面图上的地势起伏状况、对应坐标轴上的数据读出沿剖面线各点的海拔高度、相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 15、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的地质年代里,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若地层出现弯曲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 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岩层弯曲形成褶曲,褶曲的基本形态是向斜、背斜。 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完全侵蚀。 (2)观察断层分布观察图中有无断层,断层部位在什么地方,断层两侧的岩层运动方向如何。 模拟提升读亚欧大陆东岸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图 413),完成下列问题。 图 413(1)图中地理事象,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C D(2)关于图中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区针叶林的破坏,会导致 P 地流水侵蚀严重B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