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0)区域地理》限时集训(含答案)内容摘要:

7、仍较高,此时可能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气候干燥度高,最易发生火灾。 5D 解析 结合区域轮廓知分别位于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印度半岛和我国江淮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地为热带地区,冬季温度较高;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为毛竹生长提供了最适宜的条件。 6B解析 甲地受秘鲁寒流影响,沿岸形成沙漠气候,不适于毛竹生长。 7C解析 茂盛的竹林及其发达的地下茎会大量吸收地表土壤养分和水分,占据有限空间,导致植物物种减少。 8B解析 结合图示中各农作物分布界线和日本各岛屿面积,可知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水稻和亚麻。 9C解析 日本工业地带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为的是充分利用便利的海洋运输条件。 10C解析 由于海 8、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冬季相反。 据此判断影响图中 1 月和 7 月等温线走向的共同因素是海陆分布。 11B解析 爱尔兰地处 40N60N 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于乳畜业发展,据此推知该工业产品。 12D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该岛国(新加坡)中心城区位于东南部,应为商业区;工业区位于西南部与北部,主要利用了水运便利的优势;公共住房主要沿快速交通线分布。 13A 解析 该城市岛国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发展工业需依靠进口原材料,同时出口工业产品,所以交通运输至关重要;其次应考虑工业生产的环境污染问题。 14(1)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形成草原和沙漠景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