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 第7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创新模拟试题(含答案)内容摘要:

3、金属铀和钚,用量较稳定,所以价格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波动不大,核发电成本稳定;核反应堆使用的铀和钚等核燃料不能循环利用;比化石燃料运输量小。 答案016辽宁锦州模拟) 下表是 “2009 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 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 读表回答 34 题。 国家 储量百分比(%) 产量百分比(%) 消费量百分比(%)中国 36 97 41美国 13 0 13日本 资料缺失 0 26其他 51 3 0 世纪 70 年代占世界总量的 74%,到 2009 年仅占 36%,其主要原因是()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A 6、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 最新卫星观测图像显示,北极冰层覆盖面积逐年减小。 据此回答 78 题。 7气候变暖给全球带来了巨大影响。 下列事象不会受其影响的是()A海陆间循环 B极昼极夜的范围C格陵兰岛的形状 D珠穆朗玛峰的海拔8西北航道海冰的不断融化对下列哪一国家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最大()A丹麦 B加拿大 C巴拿马 D日本解析第 7 题,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蒸发加剧,从而影响海陆间循环;由于海平面上升,格陵兰岛沿海部分将会被淹没;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因海平面高度的变化及峰顶冰川融化也会发生变化;极昼极夜的范围与地球的运动相关,不因气候变化而改变。 第 8 题,随着西北航道海冰的不断融化,西北航道进入 8、增产空间越来越小,相反,中西部的煤、水电等的开发越来越快,能源生产重心从东北向西南方向转移,故曲线 c 代表能源生产总量重心变化轨迹。 东南沿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使能源消费总量与 心都向南偏移,其中体现改革开放经济成果的 重心更靠近东南沿海。 故曲线 b 和 a 分别代表消费总量重心和 10 题,能源生产的重心偏西,能源消费的重心偏东,要缩小这个东西间距,就要在东部建设能源生产基地,故 D 项正确,而 A、B、C 项发展的均是西部的能源基地。 答案选择题11(2016湖南省高三四校联考)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乌伦古湖是新疆仅次于博斯腾湖的第二大渔业基地。 为了保护乌伦古湖, 10、的储藏。 第(2)题,此题为开放试题,赞同就从可行性的条件和有利影响来分析;不赞同即从不利条件与不利影响来分析。 额尔齐斯河支流多,水量大,从额尔齐斯河引水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从额尔齐斯河引水不仅可以缓解乌伦古湖地区用水紧张状况,还能缓解乌伦古湖萎缩,保护生态环境。 但是如果过多从额尔齐斯河引水,会导致水量大大减少,从而破坏额尔齐斯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可能会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污染物带入乌伦古湖,加剧水污染。 第(3)题,该地由于海拔较高,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明显,夏半年在山地上部。 因为夏半年气温高,气温带上移,降水上移,山上水草丰美,而且山上冰雪融水丰富,所以在山上放牧,并且能保护甲、乙两处的草场;冬 11、半年,在山下部。 因为冬半年气温带下移,山上部被冰雪覆盖,气温较低,不适宜放牧,而山下温度适宜;春秋季在半山腰,该地海拔和位置位于甲、丙两地之间(位于山麓) ,适合春秋放牧,充分利用了草场资源。 答案(1)冬季气温低,便于储藏;经过夏季的休渔和投放鱼苗,渔业资源丰富。 (2)赞同。 理由:额尔齐斯河支流多,水量大,引水对额尔齐斯河流量影响不大;乌伦古湖地区生产生活需水量大,引水可缓解当地用水紧张状况,缓解乌伦古湖萎缩,保护生态环境。 或不赞同。 理由:引水会减少额尔齐斯河的水量,可能会破坏额尔齐斯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可能会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污染物带入乌伦古湖,加剧水污染;控制该地区的人口增长和经济活动的规模 13、落区位选址示意图及相关因素。 (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试从聚落安全、农业生产两方面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汭位”布局的原因。 (2)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像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 解析第(1)题,依据提示从安全和利于农业生产(水、土壤)方面回答;第(2)题,注意港口城市强调河流的交通价值。 答案(1)安全:凸岸天然水面围绕,有利于军事防御;农业:凸岸河水流速较缓,有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 (2)凹岸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烈,水域较深,利于修建港口。 创新导向题命题角度一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接 2014江苏地理卷,1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