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 第2单元《宇宙中的地球(3)》创新模拟试题(含答案)内容摘要:
2、不断变小 D日出时间不断提前解析第 1 题,数九从冬至 12 月 22 日开始,到九尽桃花开时距冬至有 81 天,即 3 月 14 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C 正确。 第 2 题,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我国北方昼短夜长,昼变长,A 、B 错。 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C 错。 日出时间不断提前,D 正确。 答案016河北衡水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读“利用观测杆影粗略测量经纬度 ”示意图,某地测量时记录显示,影子在 A 点时北京时间为 11:32 分,B 点时北京时间为 13:00 分,当杆影出现在 时与杆长相等, 据此完成 34 题。 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 5、直射解析第 5 题,读图,根据杆影的方向变化,杆影朝向与日出方向相反,所以图示月份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应是夏季。 月初时有几日正午杆影朝北,说明直射点在 20N 以南,月底时正午杆影朝南,说明直射点在 20N 以北。 所以最可能是6 月份,B 对。 第 6 题,海口市的纬度是 20N,所以结合前面图的分析,太阳直射点北移时,昼长增长,日出提前。 6 月 22 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时,昼长缩短,日出时刻推迟。 所以海口市的日出时刻先提前后推迟,C 对。 月底时正午杆影朝南,说明太阳直射点仍在 20N 以北,正向南移,但未到 20N 纬线,所以只有一次直射,D 错。 答案016山东潍坊高三期中测试)二十四节气是 7、植的是春小麦, “小满”时小麦还未达到籽粒饱满,台湾岛长夏无冬,小麦什么时候都可以生长,也就是说麦类籽粒饱满什么时间都可以出现,故本题选 C。 第8 题,立夏至夏至这段时间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正向北运动,故台北市日出时间逐渐提早,夏至至立秋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台北市日出时间逐渐推迟。 答案016山东济宁上学期期末)专家研究发现,英国巨石阵是一处古人天文观测遗址,在特定日期站在阵内的人可以看到日出、日落透过巨石缝隙的光线。 图 1 为巨石阵景观图,图 2 为巨石阵不同日期太阳光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 910 题。 图 1图 29图中、所示太阳光线中,代表冬至日日出的是()A B C D10若所示太阳 9、值时()A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解析通过分析可看出:地位于赤道上(最大太阳高度为 90,正午太阳方向南北对等);地应为南回归线上的点(最大太阳高度为 90,正午太阳方向一直在北方); 地应为北回归线上的点(最大太阳高度为 90,正午太阳方向一直在南方);地应为北极圈上的点(最大太阳高度为 45以上,最小正午太阳高度为 0。 正午太阳方向一直在南方)。 第 11 题,由于该校位于我国,根据题目要求符合条件的是地。 第 12 题,由于是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时,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随后便向北移动;此时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速 11、模)上海某学校的学生,于 6 月 15 日至 8 月 15 日到图示区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地理考察活动。 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某日 20:30 到达 A 地时天空依然明亮,而自己的家乡已华灯初上。 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此现象。 (2)简述 6 月 15 日至 8 月 15 日考察期间,A 地昼夜的变化情况。 (3)同学们在 A 地与当地学生交流时,一学生为 A 地某时段正午物影变化画了一张示意图。 请判断该图是否合理,并用图中信息举两例分析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考察时段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的地区昼越长,A 地区比上海纬度高,因而能够见到太阳的时间长;另一方面, A 地区位置靠西,地 13、,夜渐长。 (3)不合理。 A 地纬度较高,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物影一年四季都应该朝正北方向,例如图中 8 月 15 日画的物影方向应该朝北;6 月 22 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太阳高度已经达到最大值,物影应该最短。 所以该图不合理。 (理由表达完整并举例合理即可得分)创新导向题命题角度一地球公转特征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对接 2015重庆文综卷,3)2016 年 2 月 8 日为中国农历猴年春节。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 12 题。 1图中表示该日地球所在公转轨道位置的是()A B C D2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在北半球、向北移 B在北半球。高考地理一轮 第2单元《宇宙中的地球(3)》创新模拟试题(含答案)
相关推荐
3、下图所示国家铜矿资源丰富、品质优、埋藏浅、分布广泛。 该国大量出口铜矿石,开采铜矿需要用大量水来控制粉尘。 铜矿经济给本国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很多问题。 据此完成 35 题。 3该国铜矿资源埋藏浅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流水侵蚀作用强 B岩浆侵入接近地表C地势高,沉积土层薄 D火山喷发作用强烈4与 B 区相比,A 区铜矿开采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地形 B水资源 C技术
3、安 C苏州 D徐州解析第 1 题,据图表可知,目前江苏省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0%,主要是江苏省人口与产业密集,集聚效应好,促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快,使人口流动和职业变化活跃。 第 2 题,南京城市等级最高,控制人口膨胀,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级别不会改变;江苏省城市等级结构与城市数量合理,即小城市数量比大中城市多,南部产业饱和,亟待向北部转移;特大城市和大城市
4、A 项错误;据图可简单读出,沪宁杭人口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故 B 项正确;上海市老龄化程度高于山东,但老龄化人口的数量低于山东,故 C 项错误;青藏高原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低,故平均年龄最低,D 项错误。 第 5 题,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在重庆和四川,主要是人口迁移造成的;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改善生活的条件,增加收入,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老人和孩子留守,故 B 项正确,D 项错误;重庆
们,面对旅鼠的奥秘,你想解开这些奥秘吗。 开动自己的脑筋,整理自己的思路,推测一下旅鼠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吧。 ( 讨论:旅鼠奥秘的原因 ) 三 、课堂学习 —— 内容探究 一只小小的旅鼠尚能如此,我们人呢。 正如课文所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 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结合下列文字资料,讨论一下,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提示
3、根据图中高铁的线路不是直线,而是尽量连接沿线的城市,考虑到尽量多的满足沿线城市居民的出行方便,城市居民多,对高铁需求大,所以影响图中规划高铁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随着科技的发展,修路的建筑技术水平提高,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影响越来越小。 第 4 题,根据经线上纬度每差 1,距离是 110 千米。 读图可知,雅万高铁南北跨度超过 1,但小于 2,所以雅万高铁长度大于 110 千米,小于 220
3、蔬菜 D蔬菜种植少4制约青海发展深冬反季节蔬菜最主要自然条件是()A热量不足 B光照差 C降水少 D多大风解析第 3 题,夏季,青海省海拔较高,气候温凉,适合喜凉蔬菜的种植,东部地区高温,热量丰富,适合喜热蔬菜的种植,但缺少喜凉蔬菜,故青海夏季的反季节蔬菜大量运往东部,C 项正确,D 项错误;夏季,蔬菜种类多,且种植规模大,蔬菜价格较低,品质优良,故 A、B 项错误。 第 4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