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 第15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创新模拟试题(含答案)内容摘要:
4、山口7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 B冬季风势力增强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解析第 5 题,在风力大、沙源供给相对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的条件下,沙丘易流动,三角坐标图显示恰好是风大且沙源不多的情况,符合要求。 第 6 题,河流上游地区,河流出山口处地下水埋藏较深、难以形成绿洲;山麓地带未必有河流,地下水埋藏不稳定,只有冲积扇地下水埋藏浅,多绿洲。 第 7 题,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 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程建设不注意环保问题等都导致绿洲地带水源枯竭,土地荒漠化,表现为沙漠加速向南入侵。 答案01 6、雨林区不利于人类生存,而耕地面积比重小。 答案016福建厦门一模)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 2010 2014 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 读图完成 1011 题。 10图中、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 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 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11据图可判断()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解析第 10 题,一般在相同降水量条件下,植被覆盖率越高,地表径流量越小,则依据选项中的三类土地利用类型,可判断为林草地。 运用排除法,选 A 项。 第 11 题,图中显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林草地 8、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湖泊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减弱A B C D13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A华北平原 B长江中游平原C珠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解析第 12 题,从表中数据可看出,该湖泊 量总体为正,说明湖泊泥沙不断增加,湖畔由于泥沙淤积而土壤肥力升高,故错误;泥沙淤积而湖泊面积减小,会使湖泊湿地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故错误;湖泊泥沙淤积而蓄水量变小,则调蓄功能减弱,故错误。 第 13 题,该湖泊水位从 6 月开始升高,7、8 月达到最大,表明该时段河流水补给湖泊,而季风区河流水补给以降水为主,则该地降水以 78 月为主,结合我国东部雨带推移规律,可判断该湖泊可能位于华北平原。 11、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过度放牧环境污染加剧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过度农垦A B C D2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解析第 1 题,内蒙古高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交界处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农垦。 第 2 题,图中荒漠化推进的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因此与冬季西北风有关。 封沙育草是针对绿洲边缘地带的荒漠化所采取的生物工程措施。 华北北部和东北部分地区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答案接 2015山东文综卷,56) 沟头防护工 13、溯源侵蚀;侧蚀、下蚀是发生在河流的干支流沿线,不是在沟头位置。 故D 正确。 第 4 题,本题考查植被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及其位置的选取。 根据题意,种植树木主要是为了配合防护埂防治沟头处的水土流失。 在 A、C 、D 处种树,都不能减少对沟头的侵蚀,B 坡在沟头处。 在 B 处种树可以减少防护埂上下来的水流对 B 坡的侵蚀,减少溯源侵蚀的力量,起到防护作用。 故 B 正确。 答案对接 2016新课标,3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中,巴丹吉林沙漠以湖泊、奇采、沙山等闻名于世。 该地年降水量4080 发量超过 3 000 漠中却有 100 多个湖泊,其中面积大于 1 个,冬季不结冰。 该地沙。高考地理一轮 第15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创新模拟试题(含答案)
相关推荐
己的看法。 示例:这是一杯 母亲冬至泡就 的春酒,她饱含了 母亲的得意和关爱。 这是一杯 充满新春喜气 的春酒,她饱含了 孩子的期盼和欢乐 . 这是一杯 家家邀饮 的春酒,她饱含了 纯朴、温馨的乡情 . 这是一杯 我眼巴巴盼望 的春 酒,她饱含了 浓浓的乡愁。 四、 拓展训练 1、听了同学们精彩的发言,从作者的回忆中,我们似乎也跟着作者回到了她的童年,感受到作者家乡浓浓的风土人情味
,这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 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⑶ 、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含义: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⑷ 、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来为文章着色,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16福建四地六校三联)右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据此完成 34 题。 3维持这一“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的关键是( )A江河 B森林 C村寨 D梯田4哈尼族人的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为了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 2)第 6 自然段中,作者说:“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这种“深意”应该怎样理解。 ( 3)第 7 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一个器官”这一词语的用意是什么。 ( 4) 5~ 7 自然段中作者最终要表达的观点是(用文中原句回答): 细读 探究 ( 1)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性,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意,并与同学交流看法。 ①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
4、储量约为 80 亿吨,使用年限能够持续上百年。 为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2015 年底,全球资源巨头力拓集团 将斥资 19 亿美元对全球最大的铝土矿资产土矿项目(位于约克角半岛,有 4 820 万吨地表矿可直接开采装运,品位较高)进行开发。 材料二2014 年下半年以来,马来西亚铝土矿开发加剧,滥采滥挖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开发企业缺乏相应的复垦措施,造成雨季水土流失严重。
3、题,由题文信息中介机会的定义可知,选A。 答案016河南开封三校联考)下图为我国“京津冀区域一体化 ”示意图。 读图回答45 题。 4图中数码与下列地理事项组合正确的是()a产业与技术扩散 b资源、劳动力、农副产品和初级产品c 工业最终产品与高技术产品Acab B a c abc D 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