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 第15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创新模拟试题(含答案)内容摘要:

4、山口7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 B冬季风势力增强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解析第 5 题,在风力大、沙源供给相对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的条件下,沙丘易流动,三角坐标图显示恰好是风大且沙源不多的情况,符合要求。 第 6 题,河流上游地区,河流出山口处地下水埋藏较深、难以形成绿洲;山麓地带未必有河流,地下水埋藏不稳定,只有冲积扇地下水埋藏浅,多绿洲。 第 7 题,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 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程建设不注意环保问题等都导致绿洲地带水源枯竭,土地荒漠化,表现为沙漠加速向南入侵。 答案01 6、雨林区不利于人类生存,而耕地面积比重小。 答案016福建厦门一模)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 2010 2014 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 读图完成 1011 题。 10图中、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 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 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11据图可判断()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解析第 10 题,一般在相同降水量条件下,植被覆盖率越高,地表径流量越小,则依据选项中的三类土地利用类型,可判断为林草地。 运用排除法,选 A 项。 第 11 题,图中显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林草地 8、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湖泊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减弱A B C D13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A华北平原 B长江中游平原C珠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解析第 12 题,从表中数据可看出,该湖泊 量总体为正,说明湖泊泥沙不断增加,湖畔由于泥沙淤积而土壤肥力升高,故错误;泥沙淤积而湖泊面积减小,会使湖泊湿地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故错误;湖泊泥沙淤积而蓄水量变小,则调蓄功能减弱,故错误。 第 13 题,该湖泊水位从 6 月开始升高,7、8 月达到最大,表明该时段河流水补给湖泊,而季风区河流水补给以降水为主,则该地降水以 78 月为主,结合我国东部雨带推移规律,可判断该湖泊可能位于华北平原。 11、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过度放牧环境污染加剧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过度农垦A B C D2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解析第 1 题,内蒙古高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交界处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农垦。 第 2 题,图中荒漠化推进的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因此与冬季西北风有关。 封沙育草是针对绿洲边缘地带的荒漠化所采取的生物工程措施。 华北北部和东北部分地区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答案接 2015山东文综卷,56) 沟头防护工 13、溯源侵蚀;侧蚀、下蚀是发生在河流的干支流沿线,不是在沟头位置。 故D 正确。 第 4 题,本题考查植被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及其位置的选取。 根据题意,种植树木主要是为了配合防护埂防治沟头处的水土流失。 在 A、C 、D 处种树,都不能减少对沟头的侵蚀,B 坡在沟头处。 在 B 处种树可以减少防护埂上下来的水流对 B 坡的侵蚀,减少溯源侵蚀的力量,起到防护作用。 故 B 正确。 答案对接 2016新课标,3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中,巴丹吉林沙漠以湖泊、奇采、沙山等闻名于世。 该地年降水量4080 发量超过 3 000 漠中却有 100 多个湖泊,其中面积大于 1 个,冬季不结冰。 该地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