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 第20单元《中国地理》创新模拟试题(含答案)内容摘要:
3、()A西南区、西北区、南方区、北方区B西北区、南方区、西南区、北方区C西南区、北方区、西北区、南方区D北方区、南方区、西北区、西南区解析第 3 题,读图,根据图例,地区水资源总量少,人口多,耕地面积广,缺水问题严重,匹配较差。 地区水资源丰富,人口多,耕地较少,经济水平高,资源匹配较好。 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都较少,匹配较好。 地区水资源丰富,人口少,耕地少,经济水平低,匹配较差。 第 4 题,结合前面分析,地区水资源总量少,人口多,耕地面积广,缺水问题严重,匹配较差。 应是北方地区。 地区水资源丰富,人口多,耕地较少,经济水平高,资源匹配较好,应为南方地区。 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都较少,匹配较好,应为西北 5、春季夏秋季节多受台风影响,不利于晒盐A B C D解析第 5 题,根据图中等年日照时数线分布可知,甲地等年日照时数介于 2 3002 400 小时之间,说明太阳辐射强,晴天多,降水量少,蒸发旺盛,增强了甲地的干燥度,故排除选项 B;图中丙地等年日照时数小于乙地,而且迅速减小,说明丙地比乙地降水量多,干燥度更小,故排除选项 C;结合海南岛地形中部高四周低可知,丙地位于山区,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故排除选项 D;根据等年日照时数线分布可知,太阳辐射强度甲乙 丙,说明蒸发量甲 乙丙,那么干燥度甲乙丙,故选项 A 正确。 第 6 题,由于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而且夏季盛行东南风,所以图中盐场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 7、的旱作农业 D调整耕作区的种植结构9关于图中各省区耕地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云南因为降水少,旱地的面积较大B在各省区中西藏的水浇地面积最大C福建气候湿润,水田面积居各省区之首D安徽的耕地结构主要与降水有关解析第 7 题,据图可知,甲地的水田、菜地比重大,且菜地比重大于水浇地,说明城市化水平高,对蔬菜的需求量大;无旱地和望天田,说明该地区降水量丰富,应该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结合选项中的地区,上海市最适合,故 B 项正确,D 项错误;吉林省多旱地,故 A 项错误。 第 8 题,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解决我国“望天田”问题的措施可以发展灌溉排水系统、实施高效的旱作农业、调整耕作区的种植结构;人工降水 9、全国的 99%以上,是我国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基地。 但因技术水平有限、缺乏标准化生产管理等,一直以原料供应为主。 (1)根据材料一,简述图示区域聚落的分布特点。 (2)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在峡谷的两侧山腰处,白天常有一条云雾带出现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云南省咖啡产业要持续发展需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第(1)题,聚落等点状事物的分布特点从分布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和“有多少”两方面回答。 由图文信息可知“三江并流”地区山高谷深,聚落分布在地势相对平坦的河谷地带;读图发现有些聚落也沿公路分布;读图可知南部聚落多,北部聚落少。 第(2)题,本题考查局部热力环流的内容,白天山坡温度较高,山坡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同一水平 12、种植、加工和贸易的特色产业,要使该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在种植和加工环节可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3)试推断图中河段可能的资源开发内容及其理由。 (4)该区域是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区,请分析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考查生物的分布,物种的类型和数量决定的因素就是气候和地形,结合云南的自然特征纬度低且地形条件复杂,气候多样,物种丰富。 第(2)题,考查农业的分布,结合材料地形复杂、水资源不足,提出措施有,保护耕地和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满足用水需求。 第(3)题,考查河流的开发建设,分析图中信息,在河流上游发展水电山区,落差大,水流急;南方地区,降水量大,流量大。 第(4)题,考查地质灾害, 13、主要从地形和地质、气候、植被等分析。 答案(1)纬度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相对高度大、垂直差异显著。 (2)种植环节:保护田七物种资源;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加强水利建设等。 加工环节:改进工艺,提高质量;加强技术研发,开发新产品。 (3)开发水能资源。 位于横断山区,落差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量丰富。 (4)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强烈;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形复杂,崎岖不平;滥砍滥伐,破坏植被;挖矿、大型工程建设。 使得该地多地震、滑坡、泥石流。 创新导向题命题角度一中国自然地理(对接 2015北京文综卷,45) 下图为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图,图中为海洋性气候区,为海。高考地理一轮 第20单元《中国地理》创新模拟试题(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