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 第21单元《旅游地理》创新模拟试题(含答案)内容摘要:

3、目的不是特定的景区、景点,甚至排斥传统的以卖门票为特征的景区、景点观光方式。 (1)分析无景点旅游兴起的主要原因。 (2)简述发展无景点旅游的意义。 答案(1)旅游景区人满为患;景点门票价格过高;游客需求层次的提高;人们旅游方式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2)有利于纠正旅游业开发的过度商业化倾向;有利于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等。 3(2016课标区高考信息卷)据报道,近年来,中国赴马尔代夫游客日益增多,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游览价值角度分析近年赴马中国游客日益增多原因。 (2)我国沿海岛屿众多,为加快海岛旅游业发展,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答案(1)距旅游地较近;交通便利;马尔代夫 5、青海省省会,是全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交通便利,市场条件好;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地域组合状况好,游览价值高;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旅游业属于“绿色产业” ,有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 5(2016湖南省高三四校联考)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人们出游率的增高, “华山天下险”逐渐被“华山天下堵”所替代,如何认识与解决华山旅游拥堵问题引人关注。 下图为华山东、西进山线路示意图。 (1)依据相关材料,说明华山游客拥堵点多出现于东线进山山路的原因。 (2)结合相关材料,请为解决华山旅游拥堵问题提供三条合理化的建议。 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涉及旅游交通拥堵问题,与游览景点或线路的吸引力、游客承载力,以 7、开发景点的不同组合,合理分散人流。 加强进山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运输能力,以减小拥堵。 答案(1)相对于西线,东线旅游交通方式更轻松快捷,吸引游客多,旅游中巴、索道等交通设施的运力有限,大量游客滞留。 (2)优化旅游线路的设计,加强引导,减少东线进山山路的客流量;控制发售门票数量,减缓游客拥堵;加强进山山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运输能力。 创新导向题命题角度一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与欣赏1(对接 2014新课标,42) 随着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重走丝绸之路”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有几位游客为获得深刻体验,拟于 4 月下旬进行以“重走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深度游。 下图示意丝绸 9、黑”。 “普者黑”地处云南东南部,海拔 1 458 米,以“水上田园、湖泊峰林、彝家水乡、岩溶湿地、荷花世界、候鸟天堂”六大景观而著称。 这里既有桂林山水的灵秀,又有江南水乡的古朴神韵,还有杭州西湖波光潋滟的明丽,更有比荷花淀还要浩荡的万亩荷花,乘船在荷塘间打一场水仗,可以体验“湿身”的清凉与欢乐。 根据云南普者黑自然环境特点,说明到此地旅游最佳时间为 6 至 9 月的理由,并分析旅游者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及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时间选择的原因。 可根据本区域的气候特征及地形特征思考。 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较高,但因其位于高原地区有利于避暑,荷花盛开,风景优美,可进行水上项目。 本题考 10、查旅游安全问题。 结合本区域的气候、地形、水文等特征分析可能遇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因其位于高原地区(海拔较高) ,昼夜温差大,应带御寒衣物;太阳辐射强,注意防晒,应带太阳帽、太阳眼镜、防晒霜等;为了防止打水仗受潮,应多带衣服替换或携带雨衣等。 答案该段时间荷花盛开,风景优美;夏季气温较高,利于打水仗(水上项目进行);高原地形利于避暑。 (任答两点即可)高原地形(海拔较高) ,昼夜温差大,带御寒衣物;太阳辐射强,注意防晒,带太阳帽、太阳眼镜、防晒霜等;为了防止打水仗受潮,多带衣服替换或携带雨衣等。 (任意两点即可)命题角度二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与旅游规则3(对接 2016课标,42) 阅读图文资料,回 12、答,注意本题要求回答有利条件,要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回答,材料中关键信息有两点:资源条件优越、交通改善;旅游中注意的问题,一般从环境保护和安全方面分析。 答案旅游资源地域特色显著,游览价值高;集群状况及地域组合状况好(既有热带雨林、峡谷等自然景观,又有民俗风情等人文旅游资源)及交通条件逐渐改善。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增强旅游安全及设施保障。 4(对接 2015新课标,4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黑井镇距昆明 200 多千米,因盛产贡盐,明代起就吸引商贾马帮而富甲一方。 民国后,随省内外盐业发展,昔日辉煌逐渐没落,却留下了唐宋风貌的坊巷、明清风格的民居、碑刻、古盐井、煮盐炉灶等。 如今有“千年盐都”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