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九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word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② 战争结果如何。 ③ 为什么。 明确: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① 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 ②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③ 结果攻城失败。 “环而攻之而不胜”。 (板书) ④ 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① 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 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板书 ) ②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 (板书 ) ③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 什么修辞方法。 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 (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师:从第 3 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天时、地利、人和 ),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 (人和 )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 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 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 (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 )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板书 ) [投影五]。新人教版语文九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word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3、为何直接求出的不是质量之比或体积之比呢。 元素的平均原子量在数值上等于原子的平均摩尔质量,与平均分子量同理M M AA%M BB%n A/A M A 需找出 M 的量纲,其分母为 可能为质量之比或原子的体积之比1o 若题目要求两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之比,可先用十字交叉法求出物质的量之比后,再分别乘以各原子的摩尔质量 2o 若提供的是两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分数 A%、B%, 要求元素的平均原子量
2、考性,综合性程度很高,内容跨度大,知识的串联性强,只要抓住关键,搞清题目的条件和要求,在此基础上题目的新要求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进行有关知识的整体思维,答案就能顺利推出。 【例 1】 臭氧(O 3)是一种有点腥气味的淡蓝色气体,它具有比氧气更强的氧化性。 已知臭氧能使润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反应中有氧气生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2、是( )氟酸的还原性比其他酸强 有以下排列顺序:B 2+A+2-;C -+B 2+A+-;D 2-+4 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以及 4 种元素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 )A. B. C. D. 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原子核外有 1 个电子 B. 1 称同素异形体 D. 812O 与 ( (如图所示)。 已知该分子 NN08. 1,下列有关 N(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子中
2、学选择题的一般程序是:1. 认真审题,读懂“题干”和“问句”的含义;2.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抓住关键,找到突破口;3. 转换思维方向,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去伪存真,准确求解。 根据化学选择题的特点,解答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直接判断法这是解化学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解题时依据题目所给条件,借助于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直接得出结论。 此方法常常用于解答“正误型”选择题。 例 1.
2、“物料” ,就是物质。 从物质的形态而言,有宏观意义上的物质,又有微观意义上的粒子。 当谈到“物料”守恒时,对宏观物质而言,主要是质量守恒;对微观粒子而言,则主要是与物质的量挂钩的元素守恒。 (一)质量守恒在此探讨的质量守恒,已不再是狭义的质量守恒定律,它涵盖了物理和化学两种变化中的有关守恒关系。 往在化学变化前后存在某一方面的守恒因素,利 用 这 些 因 素可 省 时 省 力。 例 1
2、特殊的值即极大值和极小值,根据极大值和极小值来确定问题的所在范围。 例 1:己知相对原子质量: a 为 23;K 为 39; 85。 今有某碱金属 R 及其氧化物 混合物 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溶液经蒸发、干燥,得 16g 固体。 试经计算确定是哪一种金属。 解:设 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M 假设混合物全是碱金属,则有2R + 2= 2 M 2( M+17) 16g 解得: M=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