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章训练 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B D 解析若将各反应速率均化为以 B 表示的速率,且以 1 s1 为单位,表示的速率分别是 022 5 1 s1 、6 1 s1 、6 1 s1 、675 1s1 ,故 A 正确。 答案 6 气体和 4 气体混合于 2 L 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 =nZ(g)2W(g),在 5 已经生成 2 ,若测知以 Z 的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为 01 1 ,则上述反应中 Z 气体的化学计量数 n 的值是()A1 B2C3 D4解析 该时间内 v(W) 02 1 ,v(W)v(Z)02 0.2 5 1101 1 2 n,所以 n1。 答案 定温度下在密闭 5、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无现象。 若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一段时间后,由于形成原电池,可看到有氢气生成B将除去氧化膜的相同大小、相同质量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盐酸反应,前者速率大于后者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D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与相同浓度盐酸反应时,粉末状的反应速率快解析加入硝酸银溶液,铜与其置换出的银形成原电池,铜为负极,失去电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析出银单质,没有氢气生成,A 项错误;由于镁比铝活泼,在相同条件下,镁条与盐酸反应比铝条要快 7、 c ) 3 1 s1 ,0.6 2 )v(C)3 1 s1 ,v(B) v(C)15 1 s1。 122 的物质的量为:3 1 s 12 L2 s1.2 以 00%30%,2 s 时, c(B)1 1 15 1 s1 2 s7 1.2 1。 答案 选择题8加入 1 末于 50 氧化氢的溶液中(密度为 1.1 g ),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C、D 四点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_。 (2)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 (3)计算过氧化氢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_。 (4)求反应进行到 2 分钟时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解析(1)曲线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2 10、升高,C%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 ;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增加 B 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没有改变温度,平衡常数 K 不变。 答案:(1)1 非气态(2)正不变1 一定温度下,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气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从反应开始到 10 s,用 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 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_,Y 的转化率为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10 s 后的某一时刻( 变了外界条件,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符合该图像的是_。 At 1 时刻,增大了 X 的浓度Bt 1 时刻,升高了体系温度Ct 1 时刻,缩小了容器体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