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系列大全(二) 考点十三 化学键(含选修三)内容摘要:
3、能等形式释放出来;如果某个化学键形成时释放出来的能量小于破坏旧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则需要不断地吸收能量才能维持反应的持续进行。 因此,可把化学反应的过程看作是“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能或光能等释放出来,或者是热能、电能或光能等转化为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被“储存”起来的过程。 可见,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不仅是化学反应的实质也是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 3. 化学键的成因:众所周知,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是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 其结构特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8e 除外) ;都是偶数。 规律:稀有气体具有相对最低的能量,是周期表中邻近原子趋于形成的电子排布形式。 任何非 4、稀有气体元素原子都有自发形成邻近稀有气体相对稳定结构的趋势。 其中,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容易失去电子的元素被划分为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较多,容易得到电子的元素被划分为非金属元素。 这些元素的原子总是通过某种方式得到或失去电子或者共用电子对形成相对稳定的稀有气体的结构,并且进一步形成某种化学键、某种晶体结构使体系的能量进一步下降,最终趋于达到一种暂时、相对稳定的结构。 这是化学“运动”的原始动力之一。 (能量最低和熵增大)4. 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 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离子键的实质:由于在阴、阳离子中都有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原子核,所以在阴、阳离子之间除了异性电荷间的吸引力外,还 5、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同性电荷所产生的排斥力。 因此,在形成离子键时,阴阳离子依靠异性电荷间的静电引力相互接近到一定程度时,电子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产生的斥力将阻碍两种离子进一步靠近。 当静电作用中同时存在的引力和斥力达到平衡时,体系的能量最低,形成稳定的离子化合物。 一句话,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 离子键的特征:相对于共价键而言,离子键既没有方向性也没有饱和性。 (或者说,离子键不具有饱和性只是相对的。 )因此,以离子键相结合的化合物倾向于形成晶体,使每个离子周围排列尽可能多的带异性电荷的离子,达到降低体系能量的目的。 5. 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 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 高 7、响键能拆开1 的能量或生成1 的能量键能越大,键越 ,分子越 键长成键的两个原子核间的 距离 键长越 ,键能越 ,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键角 分子中 键之间的夹角 决定分子的 构型和 的极性7. 配位键: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它不是由成键原子双方共同提供未成对电子形成化学键,而是由成键原子双方的某一方提供 ,另一方提供 而形成的一种类似共价键的化学键。 例如:+是由 H+反应形成的,在 子中的 N 原子上存在一对没有与其他原子共用的电子(孤对原子 ),氢离子具有一个 1s 空轨道,当 H+反应时,氨分子上的孤对电子进入了氢离子的空轨道,这一对电子在氮、氢原子间共用,形成了配位键(参见下图)。 8、配位键可以用 AB 来表示,其中 A 提供孤对电子,B 具有能接受电子的空轨道。 形成 铵根离子中,虽然有一个 与其他三个 的形成过程不同,但是它们的键长、键能、键角和键的极性都相同,也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区分出哪一个键是配位键,因此,铵离子也常用上图右边的表示方法。 这表明尽管配位键在形成过程中与共价键不同,但配位键在形成以后与普通共价键并没有什么区别。 常见的含有配位键的物质有: 3O+、H 3)2e(3、H 3)42+、 2O)42+、。 8. 金属键:这种在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金属键(有人将金属种阳离子与自由电子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金属阳离子浸泡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 9、”。 金属键的本质:金属键本质上也是一种 作用。 金属键与共价键:金属键可以看成是由许多原子共用许多个电子形成的,所以,有人将金属键视为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但是,金属键与共价键有着明显的不同。 首先,金属键没有共价键所具有的方向性和饱和性;其次,金属键中的电子在整个三维空间运动,属于整块金属。 9. 概念辨析:(1)活泼金属原子与活泼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属于离子键;非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通常都是共价键(例外,铵根离子 阴离子之间属于离子键。 ) ;金属原子与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属于金属键(包括合金)。 (2)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反过来说,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 12、质:一般是不同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 如H 3、 等。 (臭氧例外)(3)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 如 2H 3 6)等。 (4)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活泼非金属元素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如K 2O、。 (5)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 如 a 2 等。 (6)由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构成的物质。 如。 (7)由强极性键构成但又不是强电解质的物质。 如 (8)只含有共价键而无范德华力的化合物。 如原子晶体。 (9)无化学键的物质:稀有气体。 如氩等。 子间作用力比较 化学键 氢 键 分子间作用力概念 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某些物质的分子间(或分子内),半径小,非金属性很强的原子与氢 13、原子的静电作用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的微弱的相互作用范围 分子或某些晶体内 分子间(分子内) 分子间能量 键能一般为:120800 kJ1 kJ1以下 约几个至数十个kJ1性质影响 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含有共价键的是 ,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有离子键的是 ,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键的是 ,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的是 ,同时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的是 ,含有金属键的是。 O C 2 H 2 N 2 P 4 黄铜11 12 13 14 15【解析】答案: ; ; ; ; ; ;5678910 12 111213 78 34 1113 1415例 确的是( )A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 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系列大全(二) 考点十三 化学键(含选修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