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系列大全(一) 考点八 强弱电解质内容摘要:
2、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畴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化合物为电解质,其本质是自身能电离出离子,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所得溶液也能导电,但这些物质自身不电离,而是生成了一些电解质,则这些物质不属于电解质。 如:O 3、 等。 3常见电解质的范围:酸、碱、盐、离子型氧化物。 4溶剂化作用:电解质溶于水后形成的离子或分子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水分子相互吸引、相互结合,以“水合离子”或“ 水合分子”的形态存在,这种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相互吸引的作用叫做溶剂作用。 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则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是部分电离的电 4、与物质结构的关系:强电解质一般为离子化合物和一些含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一般为含弱极性键的化合物。 5强、弱电解质在熔融态的导电性:离子型的强电解质由离子构成,在熔融态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 而共价型的强电解质以及弱电解质由分子构成,熔融态时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不导电。 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时,不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当弱电解质的离子化速率和分子化速率相等时,则建立了电离平衡。 其平衡特点与化学平衡相似。 (动、定、变)1电离方程式:书写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时常用“=”,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时常用“ ”。 2电离 5、平衡常数: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的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的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 【注意】(1)电离常数服从化学平衡常数的一般规律,只受温度影响,与溶液的浓度无关。 温度一定时,弱电解质具有确定的电离常数值。 (2)电离常数越大,达到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越多,电解质电离程度越大。 (3)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每一步电离都有各自的电离常数,每一步电离程度各不相同,差异较大,且逐级减小,故以第一步电离为主,氢离子主要由第一步电离产生。 3电离度: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达到平衡状态时,已电离的溶质的分子数占原有溶质分子总数 7、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和离子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性强于弱电解质的水溶液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D、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弱电解质难溶于水【解析】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全部电离,不存在溶质分子,而弱电解质溶于水后,只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和离子,故 A 正确。 溶液的导电性是由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所决定的,若强电解质溶液是稀溶液,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导电性就很弱,故 B 不正确。 强电解质部分是离子化合物,部分是共价化合物,如强酸,也是强电解质,但属于共价化合物,故 C 不正确。 强电解质与溶解性大小无关,如 8、 溶于水,但属于强电解质,而 2O 易溶于水,但属于弱电解质。 答案为 A。 例 3. 已知 比 弱的酸,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2O H+ ,达平衡后,要使 度增加,可加入A、H 2S B、 C、 D、 解析】对于 A 选项,由于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而会使次氯酸的浓度减小。 能与 应而使 2O 平衡正移,使 浓度增加,同时还要注意,因 比 弱的酸,所以 能与 H+电离的 H+结合,因此不会使次氯酸的浓度因平衡正移而减小。 故应选 B。 对于 D, H+中和,因而可使两个都正向移动,结果会使 度减小。 、跟踪练习一 列各题均只有一个合理答案,请将合理答案的序号填在第 卷题首的答案栏内,填在其它地方无效)1 9、. 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B、导电能力强的溶液其电解质是强电解质C、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相同D、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2. 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 + ,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 浓度增大,应加入的物质是A、体 B、硫酸 C、 D、水3. 将 1 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 c(H +) 、c ( )都减小 B、溶液中 c(H +)增大C、醋酸电离度减小 D、溶液 大4. 在含有酚酞的 1 氨水中加入少量的 体,则溶液颜色A、变蓝色 B、变深 C、变浅 D、不变最新海 11、 欲使醋酸溶液中的 度增大,可加入A、 B、 C、 D、H 2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于水: 2+ H+ + 、 熔化: + H+ + 2F 溶于少量水中:+ + FD、()2于水: (+ 211. 从下列现象可以判断某一元酸是强酸的是A、加热该酸至沸腾也不会发生分解B、该酸可以分解石灰石放出 酸可以把 H)3 溶解D、该酸浓度为 1 时的 112. 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 弱电解质的是常温下 液的 于 7 用 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和 能发生反应 1 溶液的 B、C、D、13. 用 01 的 液完全完全中和 的下列各溶液 100 液体积最大的是A、盐酸 B、硫酸 C、高氯酸 D、醋酸14. 有。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系列大全(一) 考点八 强弱电解质
相关推荐
2、b:c:d,即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还可等于其学其浓度变化之比或物质的量变化之比)。 研究化学反应的新视角化学反应的快慢(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 温度 压强 催化剂优化化工生产条件的重要依据之一最新海量高中、应物的性质是反应速率大小的决定因素。 外因:主要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1)浓度:其它条件不变时
B. may be C. must be D. might be ( ) 2. Why is the man running? He ______ be running to catch the train. A. can‟t B. need C. couldn‟t D. could ( ) 3. She was late for school because of ______ up late
3、能等形式释放出来;如果某个化学键形成时释放出来的能量小于破坏旧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则需要不断地吸收能量才能维持反应的持续进行。 因此,可把化学反应的过程看作是“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能或光能等释放出来,或者是热能、电能或光能等转化为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被“储存”起来的过程。 可见,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不仅是化学反应的实质也是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 3
2、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 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 号)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6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子的构成1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带正电,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千亿分之一。 质子
2、摩尔质量成 比;推论 5: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密度与摩尔质量成 比;推论 6:同温同压下,对于摩尔质量相同的气体,其质量与分子个数成 比;推论 7: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任何气体,它们的压强与摩尔质量成 比;推论 8:同温同压下,混和气体中任一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 (等于、大于、小于)其体积分数;推论 9:混和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等于 之和。 推论 10:一定量的气体,压强不变时,温度与体积成
it good to volunte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诊断: Read the short passage again and finish the phrases. 1 前几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想要做某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专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