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系列大全(一) 考点三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内容摘要:

2、方程式;深入细致地分析题意,关键在于有针对性地找出产生差量的“对象”及“理论差量”。 该“理论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压强、密度、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等,且该差量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根据反应方程式,从“实际差量”寻找比例关系,列比例式求解。 例 1 (2005 吉林二模)充分锻烧黄铁矿 W 克,反应完全后,冷却到室温,称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是 m g,生成 V 升,则黄铁矿中 含量是(假设矿石中的杂质受热不分解,也不会与 应)A、60V/00%B、 0W100% C、80V/00%D、 3(W100%【解析】本题是考查“差量法” 的选择型计算题,设黄铁矿中含 质量为 得答 4、 热 , 取 出生成 当于 075耗 、残留 体(可能是铜或 铁 粉加 入 混合物) 、 溶液。 先判断最后一步反应中铁是否过量:若完全跟硫酸铜反应可生成。 说明铁过量,最后残留固体是铁、铜的混合物。 用差量法计算 50液中 物质的量为 03以原溶液中共有 075+032) =8。 2守恒法利用质量、元素(原子) 、得失电子、电荷守恒计算化学式:正化合价总数=|负化合价总数|物质 电解质溶液: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电荷守恒)氧化还 单一反应: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原反应 多个连续反应:找出化合价在变化前后真正变化的物 质及所反应的量 化学反应 离子反应:等 5、号两边离子所带电荷数相等电化学 阳(负)极失电子总数=阴(正)极得电子总数串联的原电池(电解池) ,各极上转移电子数相等气相反应: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宏观:参加反应 m(反应物)=反应生成 m(生成物)质量守恒定律 微观: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原子个数守恒利用守恒法解题可避免书写繁琐的化学方程式和细枝末节的干扰,直接找出其中特有的守恒关系,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守恒法解题成功的关键在于从诸多变化和繁杂数据中寻找恒量对象关系。 例 3、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 体,经分析知其中含水 K 20,若将此样品 1 克加入到 1l 盐酸中,过量的酸再用 液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 7、天排放的 11200况)尾气中含 2%(体积分数)的二氧化硫,问用氢氧化钠溶液、石灰、及氧气处理后。 假设硫元素不损失,理论上可得到多少千克石膏((2)如果将一定体积的尾气通入 100 液中使其完全反应,经低温、低压蒸得固体 过计算确定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 【解析】(1)由 S 元素守恒,可得关系式:2石 膏 的 质 量(2)原 物质的量为:10010 全转化为 ,质量为:304g1=全转化为 ,质量为:5326g1=,故生成物为 混合物;设混合物中 质的量分别为 x、y 则 解之得 46 127 混合物。 【点评】有关多步化学反应的计算问题,属于常规计算考点之一,抓住元素守恒总结出关系 8、式,然后展开计算,是解此类题的关键。 4极值法极端假设的计算方法极值法就是将复杂的问题假设为处于某一个或某两个极端状态,并站在极端的角度分析问题,求出一个极值,推出未知量的值,或求出两个极值,确定未知量的范围,从而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其主要应用于:(1)判断混合物的组成:把混合物看成某组分的纯净物进行计算,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再进行分析讨论。 (2)判断可逆反应中某个量的关系:把可逆反应看作向某个方向进行到底的状况。 (3)判断可逆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变化,把可逆反应看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单一反应。 (4)判断生成物的组成:把多个平行反应看作逐个单一反应。 例 5、某温度时 溶解度是 2 10、找出其中的函数关系,快速解题。 例 6、准确称取 6 克铝土矿样品(含 入盛有 100浓度的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10 液,产生的沉淀的质量 m 与加入 液的体积 V 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填空回答:(1)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a=于沉淀铁离子,消耗的体积是,铝土矿中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 , 为。 (3)a 值的范围应是,在这个范围内,a 值越大, 的质量分数越小【解析】(1)由图像可知当加入 35液时,滤液中过量的硫酸被中和,且 +全部沉淀,用整体法分析反应的过程,消耗 H 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 子的物质的量,得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5101/2/01 l)(2)用隔离法考查:从溶解 H)3 消耗,推知用于 淀所消耗的 液30沉淀 消耗的 液为:根据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不变,可分别求出 e 2物质的量为85、12。 (3)用隔离法考查:沉淀 消耗的 液为 355-a)难看出 a 值肯定应小于 5,假设铝矿土样品中不含 可求出 a 的最小值为 a 的取值范围为:品中 质量分数符合标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