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思想解放的潮流)内容摘要:

2、一百多种。 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A中国民族危机的困境B文学革命的直接影响C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2(2016四川南充一模32)“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 ”这则材料反映了()A近代学校广泛开展女权运动B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D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3(2016四川南充一模31)18951911 年中国创办报刊 1520 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 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 这折射了当时中国()A民众普遍认 4、常菜”吃饭时遇到宰客事件:点菜时已向老板确认过”海捕大虾”是 38元一份,结账时却变成了 38 元一只,一盘虾要价 1500 余元。 10 月 6 日,青岛市市北区物价局对经营者处以 9 万元罚款。 这说明网络()A具有舆论监督作用B信任度较高C能够决定处罚结果D是民间反腐的平台7(2016四川资阳一模29)1876 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 翻阅当时的大公报 ,常可看到“品升楼” 、 “德义楼” 、 “番茶馆”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 、 “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 这表明()A中国饮食文化 5、在碰撞中渐变B西式餐饮渗入中国普通百姓家C西餐经营由洋人变为中国人D中国餐饮行业营销手段西方化二、非选择题1(2016四川凉山一模41)(12 分)有学者认为:服装是身体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历史与时代精神。 政治制约着服装的发展,服装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政治的发展。 李招娣析近代以来服饰的政治元素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认识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对这一认识进行论证、修改、补充或否定,并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2016四川资阳一模40)(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 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芍 7、的新路主要有,中央与地方合营的浙赣路,省营的杭江路及同蒲路,商办的江南路和淮南路、因国防军事原因赶修的苏嘉路。 完成长江渡轮工程,使沪宁路与津浦路相接,便利长江南北的经济沟通。 交通建设为国防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据宗玉梅19271937 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述评材料三 京津冀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下表是某同学收集的相关资料:(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农业发展状况。 (6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国民政府铁路交通建设的特点。 (8 分)(3)请从材料三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论证“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 代化进程”这一主题。 (11 分)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选择题1( 8、2016四川内江高二上学期期末14)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说:“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即从一八四 O 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的时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国主义。 ”后来抵御了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的思想武器是()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马克思主义C进化论和天赋人权D孙中山主张联俄联共2(2016四川内江高二上学期期末13)陈独秀在 1917 年说:“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 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成心巩固共和政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千干净净,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 10、D新文化运动时期5(2016四川遂宁高二上学期期末16)1921 年陈独秀在青年的误会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 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 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 ”陈独秀意在()A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B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C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D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的成分6(2016四川遂宁高二上学期期末12)19 世纪 80 年代,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 11、之夷狄视之。 ”上述史料表明()A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B要求中国全面学习西方文明C赞扬殖民统治推动社会进步D认识到西方社会治理的先进7(2016四川遂宁高二上学期期末9)以下是中国各政治阶层在那一时期的政治言论,其共同诉求是()A实现中国工业化B实行民主政治C启蒙与救亡并重D推动中国近代化8(2016四川宜宾一模29)19 世纪后半期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 五四时期,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来对待中西文化。 蔡元培此举意在()A复古求解放以缓和中西文化冲突B兼容中西文化促使各界思想趋同C平衡中西方文化以实现思想再造D否定传统文化以实现新思想启蒙9(2016四川南充一模3 13、耶鲁大学。 1860 年底他来到天京,向干王洪仁玕提出改良政府、军队,改学制,办洋务等七项建议。 1863 年湘军主帅曾国藩也接纳了他,并委以重任,其部分主张转化为现实。 这反应出()A三人阶级立场基本一致B洪、曾为增强实力网罗人才C三人对时代主题有共识D容闳为理想而放弃道德原则12(2016四川绵阳二模31)19 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 、 中西饮食异宜说 、 论中西民情不同 、 中西政情之别一类的文章屡见不鲜。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 这些现象表明中国知识分子()A摒弃陈旧腐朽的儒家文化B改变中 14、体西用的思想观念C提倡全面学习西方的文化D顺应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13(2016四川凉山一模34)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14(2016四川眉山、广安、遂宁一模29)王韬的瞍园文录外编中记载:“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议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这表明王韬()A准确介绍了英国议会职权B仍受古代民本思想影响C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本质D深受卢梭启蒙思想影响15(2016四川达州一模30)梁启超变法通议说:“夫政法者,定国之本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