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内容摘要:
2、会阶层流动2 (2016四川内江高一上学期期末3)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材料中的“府”指的是()A军机处B 内阁 C唐中书省D宋提点刑狱司3 (2016四川内江高一上学期期末2)三国时期的学者孟康解释说:“中朝,内朝也。 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 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这表明()A中朝形成于三国时期B中朝和外朝相得益彰C中朝的形成削弱了相权D外朝官员可以随侍皇帝左右且能在宫中办公4 (2016四川内江高一上学期期末1)朱元璋综合历朝的统治经验,创立新制度。 废中书省,朝政由六部尚书分任,废枢密院,军卫分五府都督分统,皇帝一人总揽大 3、权,不容有第二人偷窃权柄。 这表明()A封建制度生机勃勃B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C明朝权力分配合理D朱元璋雄才大略5 (2016四川宜宾一模24)商代疆域由国王直辖区与区域外的方国构成,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 ,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 这表明( )A西周的封国缺乏自主权力B西周国家结构相对稳定C周王与诸侯矛盾得以解决D周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6 (2016四川南充一模26)据下列朝代皇帝与大臣关系简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三省制具分权制衡特点B君主专制呈现强化趋势C封建专制制度逐渐弱化D官僚政治制约皇帝专权7 (2016四川南充一模25)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的人 5、16四川资阳二模25)美国学者魏特夫在研究古代中国的治水活动时指出,“要有效地管理这些工程,必需建立一个遍及全国或者至少及于全国人口重要中心的组织网。 因此,控制这一组织网的人总是巧妙地准备行使最高政治权力。 ” 作者强调的是()A专制主义的来源B中央集权的特点C政府重视水利兴修D小农经济的缺陷10 (2016四川自贡一模 24)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11 (2016四川眉山、广安、遂宁一模 6、27)清史稿 感叹说:“任军机者,白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内阁成员 ),虽唐、元三公(唐设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为正一品,宋元基本仿此制)尚不及也。 ”这表明清代( )A军机大臣拥有一定决策权B军机大臣品级不断提高C军机处获得内阁的控制权D亲王与大学士彼此牵制12 (2016四川达州一模 29)如下图,北京城虽历经元明的修缮演进,但城市的层级规划和对称格局始终延续。 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城市建筑风格的始终延续性B古代建筑风格的历史演进性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理念D对称美在古代建筑中的地位13 (2016四川达州一模 25)因为缺乏必要的交通保障,所以分封制成为西周的可能选择。 照此逻辑, 8、目的多是沽名钓誉,不符合为臣之道。 这一观点表明汪氏()A鼓励清代官员谏诤B力图维护君主的权威C反对当时的文字狱D赞赏明代的清明政治16 (2016四川德阳一模 7)元代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 为解决这一“缺陷” ,元代()A推行土司制度B 建立行省制度 C简化行政层级D实行省官互迁17 (2016四川德阳一模 6)北宋旧制,凡往告状者,必须先将状纸交给守门的府吏,再由府吏转呈,府吏往往借此敲诈勒索。 故,包拯权知开封府时规定,告状者可直接至公堂见官纳状,自陈冤屈。 这一做法有利于()A提高行政效率B 改变三冗局面 C精简司法机构D根除官吏贪腐18 (201 9、6四川德阳一模 4)自唐初至武后时期,主要派遣御史监军。 玄宗开始,改派宦官监军,一方面派宦官担任出征军队的都监,一方面在各藩镇设置监军使,以监护将帅,控制军队。 这一变化反映了()A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B军事指挥系统的紊乱C地方割据势力的削弱D中央权势集团的消长19 (2016四川德阳一模 1)周代以“天圆地方”的传统认知为基础,在理论上将天下看成九块,寓意王在中央,八方来效。 这种观念推动了( )A专制主义的发展趋向B大一统观念的形成C宗法等级观念的形成D神权与王权的结合20 (2016四川高三名校联盟测试三25)秦朝将领赵佗在担任龙川县令 (属于广东)时,为解决将士生活上的缝补浆洗问题,赵佗上书 10、秦始皇,请求派遣没有丈夫的女子到龙川,“以为士卒衣补” ,秦始皇便征召了 15 万名女子前往南越 (包括龙川)秦王朝这一做法( )A不利于民族矛盾的解决B有助于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C促进古代经济中心南移D扩大了秦王朝的统治疆域21 (2016四川成都一模 26)北朝时,州郡察举士子,试见之日须着绛公服 (品级较低的官服) ,象征他们已经具备入官的资格。 唐朝时规定:“应试之士子,不得假以公服” ,士子一般都着白色麻布袍衫,及第者故有“白衣公卿” 、 “一品白衫”的称呼。 这反映出唐代( )A纺织技术取得显著进步B “只重衣冠不重人”的官场陋习依旧C士子人仕前景更为黯淡D人才选拔制度与观念发生重大变化 12、基础上,增加了县“三老”。 刘邦对选拔县乡“三老”的要求,不仅是要年龄大、学识广,最重要的是要“能率众者”。 “三老”选拔说明汉代()A中央加强控制地方B地方家族势力强大C察举官员注重声望D不拘一格任命官员25 (2016四川资阳一模 26)日知录中载:“汉时赃罪被劾,或死狱中,或道自杀。 唐时赃吏,多于庙堂决杀,其特宥者乃长流岭南。 宋初郡县吏,承五季之习,赎货厉民,故尤严贪墨之罪。 元史至元十九年敕中官吏,赃罪轻者决杖,重者处死。 ”中国古代对赃官严惩的主要目的在于()A维护法律体系的尊严B维护和强化中央集权统治C加强官僚队伍的建设D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26 (2016四川绵阳一模 9)学术 13、界一般认为,元代行省打破山川形便,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的地理环境之险。 但清代学者储大文认为, “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 ”对上述两种观点,下列认识最为合理的是( )A两种观点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B评价标准方法不同则结论不同C两种观点都具有主观性,无参考价值D均为第二手史料须考古学支持27 (2016四川绵阳一模 8)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28 (2016四川绵阳一模 6)唐法典仪制令规定:“行路,贱避贵,来避去,少避老,轻避重,违者笞五十” ,这表明唐朝时()A礼让行人是法律的强制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相关推荐
2、期末12)“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尼克松总统、尼克松夫人及美方一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人民给予他们有礼貌的款待,表示感谢。 ”这说明()A在 20 世纪 70 年代,苏联对中美两国安全都构成严重威胁 B美国继续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C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2、 12 月,全国 570 万青年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统一招生考试,以下情景在当时的考场可能出现的是()A考场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B考场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横幅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大红标语D特写:语文试卷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3(2016四川遂宁高二上学期期末20)1956 年 6 月
2、()A努力增强国统区人民的购买力 B通过货币增发贬值应对战时危机C力图摆脱英美等国对华的控制 D试图扰乱抗日根据地的金融秩序2(2016四川凉山一模33)1934 年国民政府公布合作社法 ,规定合作社是“依平等原则,在互助组织之基础上,以共同经营方法谋社员经济之利益与生活之改善”的团体,它是不同于公司的另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国民政府意图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B、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C、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 D、所用培养基是平板培养基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 一)培养基的制作是否合格以及选择培养基是否筛选出菌落。 设置对照,若对照的培养基在培养过程中无菌落生长则说明培养基制作合格。 如果观察到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则说明可能获得了分 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二)分离的结果是否一致 如果不同,分析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五、课题延伸
2、那总统离职后呢。 ”孙中山答道:“总统离职后,就和老百姓一样。 ”老人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这反映了()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资产阶级的软弱性C封建等级思想仍然存在D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2(2016四川内江高一上学期期末6)后来,太平军士兵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
2、义原则和人民公社原则2(2016四川内江高一上学期期末9)1950 年 6 月 28 日,经蒋介石授权,国民党“外长”叶公超发表声明,明确表示:国民党接受美国防务计划,但不影响国民党维护中国领土完整之立场。 他特意在声明中表示:“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一部分” , “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 毛泽东看到叶公超这个声明后说, “台湾还是蒋介石当总统好”。 这表明毛泽东()A支持蒋介石当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