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word学案内容摘要:
C. 不弯曲 D. 先向右后向左 3. 下 图是燕麦胚芽鞘 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长素由②→①移动 B、生长素由④→③移动 C、生长素由①→③移动 D、 ③处生长比④处快 4.侧芽生长素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累在 侧 芽 部 位 , 这 是 因 为 生 长 素 的 运 输 方 式 属 于 ( ) A. 自由扩散 B. 主动运输 C. 极性运输 D. 渗透 5 . 若 从 植 物 体 中 提 取 生 长 素 , 下 面 几 个 选 项 中 最 理 想 的 材 料 是 ( ) A. 叶 B. 幼嫩的种籽 C. 根 D. 种子 6.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单向的,一般只能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 而不能反过来运输,这最可能是由于 ( ) A. 地心引力的作用所致 B. 在体蛋白的特点所致 C. 能量多少有关 D. 光照方向的影响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有关植物向光性的内容,概括回答下列问题: ( 1 )产生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感光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作用部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作用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的特性 ( 1 )化学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 _ ( 2 )合成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运输特点: 方向 部位 特点 备注 _________ 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 只能由 ________________运输到 ____ ___________,而不能 反过来运输。 运输方式: __________。新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word学案
相关推荐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背光面比向光面长得快,具有向光性。 第一、二组起对照作用,证明 向光性可能与尖端有关。 由此推断:尖端可能产生某种刺激。 第一、三 组说明了尖端可能产生的刺激与光照无关。 第三、四组 与第一组对照 说明了 感光部位在胚芽鞘的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以下。 该实验 的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长得快
一般维持在 ________左右。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________由外环境提供,同时产生的 ________又必须排出体外,但细胞并没有和外界直接接触,必须通过内环境的中介作用。 (二) 预习自测 1.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 ( ) A.组织液 B.内环境 C.血浆 D.淋巴 2. ( 1997
针对学生展示,讲评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纠正后给予点评总结 共同总结兴奋传导流程图:(见板书) 理性感悟: 观察神经表面电位差实验的动态图画,领悟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结论 :由实验可知,兴奋是以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该信号又叫。 阅读自学: 阅读 P18图 22 中内容,讨论 完成以下 1— 3 题: ,此时其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 内 ,称为 电位。
2、而建立,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 2005年德国把这个信条刻在德国政府大楼上,以纪念爱因斯坦逝世 50 周年。 这说明()A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不懈的追求B相对论得到了美德两国的认可C爱因斯坦崇尚民主、自由和科学D德国政府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二、非选择题1(2016四川资阳二模48)(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邓演达(1895 年 3 月 1 日1931 年 11 月 29 日)
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C、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D、退耕还草,植树造林 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 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 ⑴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_____。 ⑵“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________,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是保护
记载和描述观察现象,然后依次讨 论与交流 : 针对该试验提出如下问题: ① 描述观察到的黑藻细胞的叶绿体分布和形态。 ② 植物的叶子为什么是绿色 ? ③ 描述观 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分布和形态。 ( 2)总结:在显微镜下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正是由于植物叶肉细胞中有大量叶绿体,所以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 可以看到被詹那绿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