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提优导学案课后训练3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PDF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1、训练3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训练卷】训练3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山西太原二模)孔子曾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古罗马普卢塔克的名言:“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由此可见,古代东西方思想家都强调 ()A. 崇德尚群 B. 济世爱民 C. 诚实守信 D. 礼法并施2(2015山西太原二模)针对“文吏以事胜,以忠负;儒生以节优,以职劣。 二者长短,各有所宜”的情况,汉武帝()A.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B. 崇儒尚法,霸王道杂之C. 设置刺史,分区监察 D. 察举征辟,儒释道并重3(2015广东 2、文综)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 小篆 B. 隶书 C. 行书 D. 草书4(2015河北邯郸一模)“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 据此可知()A. “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 B. 西汉中期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C. 儒家刑罚思想取得正统地位 D. 春秋以来百家争鸣局面的终结5(2015广东汕头二模)唐初,傅奕批判某宗教说:“剃发染衣,不谒帝王,违离父母,非忠孝者。 ”宋代,契嵩指出:“方天下不可无儒,不可无老,不可无佛。 亏一教 3、则损天下之一善道。 ”由此可知()A. 傅奕主张三教合流 B. 傅奕反对儒学正统C. 契嵩主张三教合流 D. 契嵩反对儒学正统6(2015河南郑州三模)宋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 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 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于“四书”,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 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A. 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B. 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C. 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D. 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修养7(2015四川文综)“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 4、,被看做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 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 B. C. D. 8(2015安徽蚌埠三模)一日某思想家辗转难眠,突然他在恍惚之中,呼喊狂叫,从床上跳了起来。 然后他回顾心中记得的“五经”中的话,印证他的新认识。 他发现“五经”之言与他的认识完全相合。 该思想家由此得出的认识是()A. 存天理,灭人欲 B. 格物致知C. 致良知 D.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9(2015河南郑州二模)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 5、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B. 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C. 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D. 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10(2015江西赣州适应性考试)明夷待访录之原法篇是黄宗羲法律思想的结晶。 他认为:“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无法。 ”对此观点理解准确的是()A. 这里的“法”是指具有现代意义和具体的法律条文B. 该观点颠覆了传统社会中君主和民众的地 6、位和关系C. 集中体现了作者国法家法同构实现治世的大胆设想D. 在他看来天下共治和理想的君主原型只存在于三代11(2015福建泉州一模)“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 ”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A. 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 B. 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C. 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D. 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12(2015山西第三次诊断考试)有学者在其论文中整理素材(部分)如下表,其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徽、汉调 京之皮黄(京剧)发音两派唱白纯用方言乡语平仄阴阳、尖团清浊分别甚清,颇有昆曲家法唱腔汉调净角用 7、窄音假嗓皮黄净角用阔口堂音,系本诸昆腔行为京剧,举止、气象雍容大雅,较诸徽、汉两派,判若天渊A. 昆曲与徽汉两调之差异 B. 京剧起源,昆曲贡献更大C. 徽、汉两调各有其特点 D. 京剧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二、 解答题(本大题共2题,共52分)13(2015河北衡水中学)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流派,三者间的关系经历了漫长演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7分)材料一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 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 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 ”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 ”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 8、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 韩愈原道材料二佛法为中国患千余岁,世之卓然不惑而有力者,莫不欲去之。 攻之暂破而愈坚,扑之未灭而愈炽。 遂至于无可奈何。 是果不可去邪?盖亦未知其方也。 然则礼义者,胜佛之本也。 今一介之士知礼义者,尚能不为之屈,使天下皆知礼义,则胜之矣。 此自然之势也。 欧阳修本论材料三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 朱熹答陈卫道(1) 材料一中,“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或现象?为什么到隋唐时人们“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10分)(2) 9、材料二中,欧阳修是如何看待佛、儒关系的?(9分)(3) 材料三中,朱熹对佛学持何种态度?对他的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14(2015河南高考适应性模拟)(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8年,在与后金交战不利的情况下,明廷接受徐光启建议,购买西洋新型大炮,并聘请西洋铸炮师参与火炮铸造。 清朝康熙年间命传教士南怀仁监制的神威大炮质量颇佳,在平定三藩和雅克萨战役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全国平定后,刀枪入库,造炮高潮戛然而止,自南怀仁去世后就没有再招外国人协助发展中国的火器制造业。 同时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清朝对火器控制极严,1715年康熙帝严斥奏请自造子母炮的山西总兵:“子母炮系八旗火 10、器,各省概造,断乎不可。 ”清廷满足于中国火器对周边国家或某些民族的暂时优势地位,乾隆年间将英国使团炫耀实力的礼品八门野战炮当做摆设束之高阁,未加以研究和仿造。 徐光启的遗篇长期被当做经典研读,直到鸦片战争的爆发。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大约通过阿拉伯人再通过十字军东征带回欧洲,此后,频仍的战争和军事征服成为欧洲新文明的发动机和助产婆。 罗宾斯的新的射击学原理和马勒的火炮论对火炮的后坐力、射程和炮弹的飞行速度作了详尽分析和修正,这是近代力学的基础性工作。 根据这些理论,锥形炮弹取代了球形炮弹大炮镗床技术后来被用于蒸汽机制造,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气密性和效率。 而枪弹要求高度的可换性又开 11、辟了近代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之先河。 欧洲火炮的进步被运用到舰船上,配置成坚船利炮体系,有实力闯进任何它想征服的海域。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等(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指出中西火炮技术进步的共同因素以及清代中国火炮技术停滞不前的原因。 (15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火炮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0分)【训练卷答案】训练3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由“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可以看出孔子是崇尚道德的,由“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可以看出普卢塔克也是崇尚道德的,世爱民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实守信与材料无关,法并施与材料 12、信息不符,选A。 2B【解析】题干中材料的意思是文吏以处理事务占优势,在忠诚正直方面欠缺;儒生以保持节操占优势,在处理文职事务方面欠缺。 二者都有长处与短处,各有合适的工作,当今的地方官吏,对二者都各有所取的。 为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是崇儒尚法,霸王道杂之,B【解析】据材料“(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信息可知,当时官员奏事公文往来频繁,而官方文字小篆书写速度较慢,难以完成,故让胥吏修改,遂成“佐书”(隶书),隶书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画改曲为直,更便于书写,故选B。 4C【解析】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儒家经典春秋中 13、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C【解析】从“方天下不可无儒,不可无老,不可无佛。 亏一教则损天下之一善道”,可知契嵩主张三教缺一不可,B【解析】宋代时孟子地位提高体现出孟子的主张与宋代儒学家思想有许多契合之处,C【解析】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正确;一般词的句子是长短参差不齐,错误;两宋时期,市民阶层扩大,生活水平提高,要求丰富文化娱乐生活,并且词曲能吟能唱,更能表达思想感情,正确;两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词人和词曲作品,且不同阶段其风格独特,正确,C【解析】“存天理,灭人欲”属于理学思想伦理主张,与材料中信息不符,格物致知”是理学追求真理的途径,与材料中信息不符, 14、料中“回顾心中记忆印证新认识”体现了内心反省的信息,属于心学范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属于李贽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中信息不符,选C。 9D【解析】材料中“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刚好对应“四民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刚好对应科举,这些社会文化导致现代科技落后,故选D。 10D【解析】材料中法并不是现代意义和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限制君权的思想,料没有涉及君主和民众的关系,法家法与材料无关,“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无法”可以看出其认为天下共治和理想的君主原型只存在于三代,1B【解析】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有两种观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四大发明与此无直接联系,根的言论中心语 15、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作用大”,说明对近代化进程主要是促进的作用,宗教信仰的弱化”不是四大发明引起的,大发明起不到遏制殖民扩张的作用,2B【解析】表格中的信息主要是在比较徽、汉调与京剧之间的区别,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京剧在发音、唱腔、行为等方面与徽、汉调差异明显,在发音、唱腔方面与昆曲相近,由此可得出从京剧起源来看,昆曲比徽、汉两调贡献更大,项错误;表格信息无法体现民族文化交融,、解答题13【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问,“事件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忆相关时期儒家发展演变的重大事件即可。 “原因”从三教合一的角度来思考。 第(2)问,从“佛法为中国患千余岁”等信息分析概括。 第(3)问,“态度”要注意辩证地表述,“影响”从理学的形成角度来思考。 【答案】(1) 事件:儒家在秦代遭焚书之祸,汉初黄老之学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大发展,冲击。高考历史二轮提优导学案课后训练3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PDF版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