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提优导学案课后训练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PDF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1、训练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训练卷】训练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河南高考适应性考试)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殷之宗庙,以子能继父者为大宗,身死而子不能继位者,虽长于昆弟,亦降为小宗。 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昭穆亲疏之法也。 ”材料强调的是()A. 宗法制起源于嫡庶之制 B. 宗法制与周公制礼无关C. 宗法制商代已经存在 D. 宗法制起源于宗庙祭祀制度2(2015安徽马鞍山三模)下图是古代木板年画子孙万代童子图,图中孩子个个聪明伶俐,讨人喜爱。 该年画体现了古代中国哪一观念()A. 重男轻女 B. 多子多福 C. 安土 2、重迁 D. 返璞归真3(2015河南郑州一模)史记记载:“(始皇三十二年)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 ”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方便水利建设 B. 发展小农经济C. 强化中央集权 D. 遏制诸侯势力4(2015广东佛山一模)有学者认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与该转型描述相符的是()A. “兼并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收天下之权,尽归于中央”B. “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C. “设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D. “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5(2015广东珠海一模)下列选项中,通过间接 3、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A. 西汉设置刺史 B. 西汉设中外朝制度C.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D. 清朝设军机处6(2015广东广州二模)科举时代流传着“家贫、亲老,不能不望科举”的说法,到明代更是出现了考取功名者“强半寒素之家”的现象。 由此可见科举制 ()A. 禁锢了人们思想 B.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强化了君主专制 D. 重视由下而上推荐人才7(2015江西重点中学盟校一联)新唐书十一宗诸子卷论赞:“自唐中叶,宗室子孙多在京师,幼者或不出阁,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故无赫赫之过恶,亦不能为王室轩轾,运极不还,与唐俱殚。 ”此材料说明唐中叶后()A. 广泛实行分封制 B. 4、皇室子孙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C. 皇位继承较稳固 D. 宗室未能起到拱卫王室的作用8(2015河北唐山一模)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 ”枢密使的设立()A. 加强了宰相的权力 B. 沿袭唐宋五代制度C. 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 与“中书”互相依赖9(2015河南商丘二模)明人吴讷说:“二元世祖初克江南,畸人逸士浮沉里闾间,多以诗酒玩世。 元贞、大德以后稍出。 ”时有诗云:“宇宙喜一统,干今兰十年。 江南诸将相,北上扬其鞭。 书生亦觅官,裹粮趋幽燕。 ”上述现象实际反映了()A. 元代城市生活日益多样 5、化 B. 江南文人政见因时局而改变C. 元代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化 D. 江南文人科举及第后的喜悦10(2015广东梅州二模)在汉代,御史大夫下属的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唐朝时专责监督皇帝的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专门监督宰相;明代将御史台改为纠(都)察院,专门监察政府。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反映出 ()A. 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专制皇权趋向强化11(2015山东烟台一模)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 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 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了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 清朝 6、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撰起居注。 这最能说明()A. 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 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 清代君主权力不再受到制约 D. 记注官的设立削弱了相权12(2015山东威海二模)自秦汉到明清,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特点是()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与控制不断加强 选官与考试始终紧密结合A. B. C. D. 二、 解答题(本大题共2题,共52分)13(2015河南郑州二模)(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官俸,历代更厚薄不同,而要以近代之薄为最甚。 古代官俸,多用谷物,货币盛行以后,则钱谷并给。 又有实物之给,又有给以公田的。 7、明初尚有此制,不知何时废坠,专以银为官俸。 而银价折合甚高,清朝又沿袭其制,于是官吏多苦贫穷。 内官如部曹等,靠印结等费以自活,外官则靠火耗及陋归。 上级官不亲民的,则诛求于下属。 京官又靠外官的馈赠。 总而言之,都是非法。 现代的官俸,较之清代,已稍觉其厚。 然究尚失之于薄,而下级的公务员尤甚。 材料二1789年9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明文规定:“新一届从议员选出之前,任何有关改变参议员和众议员的任职报酬的法律,均不得生效。 ”美国总统即使再有权力,也没有给定工资标准、给自己加薪的权利。 1990年11月5日,美国联邦公务员可比性工资法案正式生效。 该法案规定了以私企为参照确定美国公务员工资的制度。 法案列出了制定 8、公务员工资标准的四项指导原则:(1) 在同一地区,一定要毫不折扣地体现同工同酬;(2) 在同一地区,工资等级差别取决于岗位性质和工作表现;(3) 联邦政府公务员必须与同一地区私营企业同等工作性质的职工工资标准一致;(4) 必须彻底消除任何联邦政府公务员与私营企业职工工资不平等的现象。 普通公务员不管何种理由所有项目工资之和超过高一级工资标准,该工资不得支付。 丁则民欧美公务员制度研究(1) 依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官员俸禄制度的变化趋势,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12分)(2) 依据材料二,归纳近代美国公务员任职待遇的特点,并分析该制度得以推行的原因。 (12分)14(2015安徽江南十校二模)( 9、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以“孝”“廉”为重要标准,孝、廉有“孝子廉吏”的意思。 “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 “孝廉”出身的官吏,更被认为是“正途”“清流”,很被看重。 互动百科材料二唐代的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 百度百科材料三“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 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 10、 奏稿材料四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 埃德蒙 伯克(英国近代政治家)(1) 根据材料一、二,从人才选拔的角度分析二者有何不同,以及对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12分)(2) 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 (10分)(3) 联系上述材料,如何理解埃德蒙伯克的名言?(6分)【训练卷答案】全国高考新课标卷 高考总复习 二轮高频考点聚焦训练历史详解详析训练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 选择题1D【解析】根据“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昭穆亲疏之法也”可知材料认为宗法制起源于宗庙祭祀制度,故选D。 2B【解析】在图片中,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人们联想到“子孙繁衍 11、众多”,葫芦的枝茎称为“蔓”,“蔓”与“万”谐音,“蔓带”与“万代”谐音,葫芦与它的茎叶一起被称为“子孙万代”表示人丁兴旺,故选B。 3C【解析】由材料“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可知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方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非方便水利建设、发展小农经济,A、项正确;当时的诸侯已经不存在,选C。 4A【解析】“兼并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说明秦始皇设立皇帝制度和百官公卿制,“收天下之权,尽归于中央”说明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与材料“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相符,故选A。 5B【解析】刺史主要是监察地方高官和王侯的监察机构,与宰 12、相制度变革无关,代通过尚书等皇帝侍从官即内朝官共同执政的现象来间接变革宰相制度,三公九卿成为外朝,省六部制是通过分割丞相权力来加强君权,相制度在明朝被废除,军机处不存在变革丞相权力的说法,选B。 6B【解析】自从隋唐科举制度逐渐取代了魏晋门阀制度之后,真正体现了不问家世出身、以才学来竞争职位的理想,材料反映了贫民子弟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期盼与史实,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B。 7D【解析】唐朝没有实行分封制,宗室子孙多在京师,幼者或不出阁,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故无赫赫之过恶,亦不能为王室轩轾,运极不还,与唐俱殚”体现了唐中期皇室子孙对国家作用有限,不能拱卫王室,材料没有涉及对中央集 13、权的威胁,B、选D。 8B【解析】枢密使是用来分割相权的,据材料“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可知枢密院的设立是沿袭了唐宋五代制度,料中没有涉及地方,密院与“中书”应当是相互制衡的关系,选B。 9B【解析】材料主旨不是元朝的城市生活,南文人的政见因为朝代的更替而改变,料未涉及社会矛盾,料未涉及“科举及第”,0D【解析】从材料中汉唐谏官监督王室到宋明谏官主要监督宰相和政府,皇权不受监督,权力加强,故选D。 11B【解析】史官记录皇帝言行并传之后世,对皇帝日常行为有一定约束作用,但到了后来皇帝干涉起居注的编撰甚至停止编撰,说明史官对皇帝的制约逐渐消失,皇权不断加强,故选B。 12A【解析】选官与考试始 14、终紧密结合开始于隋唐科举制,与题目时间不符,故 错误,故选A。 二、解答题1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趋势,将材料一分层归纳即可。 第一层说明官俸到近代越来越少;第二层说明官俸的形式从实物发展为货币;第三层说明官吏不断从非法渠道获取钱财以弥补俸禄的不足。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前一小问特点回答即可,官俸越来越少的原因是上层统治集团的奢侈,或者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从实物发展到白银,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官吏从非法渠道获取财富,说明监督机制不完善,人治高于法治。 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特点必须是概括的、抽象的、简短的进行表达。 第二小问原因,从政治、法律、经济、思想等多个方面展开即可。 从政治上讲, 15、有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保障,有两党的相互监督;从法律上讲,有法律和立法的严格规定,法律至上的原则;从经济上讲,是以制度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从思想上讲,平等、民主、法治的思想深入人心。 【答案】(1) 趋势:厚薄不同,逐渐走低;经历了从实物到货币的变化;官员常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收入。 (6分)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封建机构庞大臃肿;最高统治集团生活奢侈);商品经济的发展;官僚制度的弊端(监察制度不健全)。 (任一点2分,共6分)(2) 特点: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和制定程序;利益回避;工资标准参照私企,有严格规定;同工同酬;实行工资封顶制度。 (任一点2分,共6分) 原因:制度保障;法律保障;公民素质;政党监督。 (任一点2分,共6分)14【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不同,材料一察举制以孝廉为主要标准,选拔方式上由地方长官自下而上推荐人才结合考察、考核等综合性因素;材料二唐代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