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政治必修3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word学案内容摘要:
4. 鲁迅说过: “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 这折射出 ( ) A.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 上 最可贵的精神 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希望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精神 ( ) ①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 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方可展示出来 ③ 是近代中 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产物 ④ 是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的强大 精神力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6. 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 ( ) 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使用武力 B. 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7. 勤劳勇敢精神 ( ) ①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富 、生死于度外 ② 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③ 奠定了 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④ 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8. “ 大禹治水 ” 是 妇 孺皆知的故事,大禹 三 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 自 强 不 息的典范。 这说明 ( ) A. 自强不息精神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 神力 量 B.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 C.只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D.自强不息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周易 ) “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体现了勤劳勇敢的精神②讲的是人们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生死、荣辱和贫富于不顾 ③说明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④成。新人教版政治必修3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word学案
相关推荐
,又要。 ①不坚持 的指导地位,文化建设 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 ②没有内容和形式上的 ,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调,失去。 结论:思想文化越是多样化,越是需要主心骨。 重要知识补充: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价值体系。 (
1、训练11世界市场的形成与两次工业革命【训练卷】训练11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两次工业革命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以下是近代不同时期两国某项指标的统计数字。 据所学知识判断该组数据呈现的是()年份国 家1570年1670年1780年荷兰 232 000568 000450 000英国 51 000260 0001 000 000A. 商船运载能力
大众所乐于接受的,通俗易懂的文化。 是相对于高雅文化而言。 ( 2)庸俗文化是指各种品位低下,内容不健康的文化。 是相对于高尚的文化而言。 【能力训练】 一 、单项选择题 1.近年来,电视媒体制作、播出的格调不高的娱乐类、选秀类节目过多,人为制造笑料、噱头、“恶搞”、“戏说”过滥,连新闻、社教类节目也掺进“娱乐”元素,甚至用打情骂俏、大话“性感”、卖弄色相的情节和画面来取悦观众。
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中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谐社会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因为马克思主 义
1、训练14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与经济全球化【训练卷】训练14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与经济全球化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 这反映出在“冷战”时期()A. 美苏的插手是地区冲突的根源 B. 和平的力量时常占据着上风C. 军备竞赛造成各国财政的困难
旅游活动 4. 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 50 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 这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东北地区, 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统 一中国后,为了戍边和开发新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其中最著名的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近百万,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 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传播途径是 ( ) 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