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四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及练习内容摘要:

所起用。 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 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第二年( 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 辛初到镇江,积极做北伐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侘胄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 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 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二、谋篇立意 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 ,不图恢复,不尽用人才的愤懑。 三、整体感知 上阕,即景生情,追怀孙权、刘裕,表达对英雄事业的向往和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慨。 下阕,陈古警今,借刘义隆失败的历史教训,警告韩侘胄不应草率对敌用兵;借廉颇自况,抒发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懑。 四、分析词的上片: 上阕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是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 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 ) 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 (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 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 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什么。 (写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词人对英雄的仰慕。 在当时韩侘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五、分析词的下片: 第一层“元嘉草草”句。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 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 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 ,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 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 宋文帝听了王玄谟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 ”“仓皇北顾”,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交流”的诗句。 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 六、写作特点 围绕作品思想内容而多用典故,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词中用典虽多,却贴切恰当,非但没有妨害思想感情的表达,而且以少胜多,表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思想。 正如《词综》所说,由于这首词用典恰切,感慨深邃,“发端便欲涕落, 后段一气奔注,笔不遏;廉颇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尚是不解词味。 ” 多用对比,而又各不相同,使词丰意曲,感情更加委婉深沉。 以古代英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相比,用以针砭南宋的萎靡不振;用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其子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这是以历史上英主与庸才之比,用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用四十三年 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比,这是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慨,感叹由于统治者的长期“和戎”媚敌,把人们的民族感情都冲得淡淡的了;用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相比,用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 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七、归纳全诗: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有着抗金救国、恢复失地的抱负以及不能实现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偏安的卑劣行径的讽刺和不满,以及对韩侘胄的警告。 【模拟试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1. 填空: 《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 _______,是我国 _______ 时期伟大词人 _______的作品。 词人有政治抱负,因作诗讽刺新法,被贬为 _______。 贬居 _______ 期间,曾两游 _______ 附近的_______,写出了这首著名的词,时年 _______ 岁。 2. 选择: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纶( ln)巾 酹( l232。 i)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