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二轮增分策略 第4篇第8讲《推理与证明、复数、算法(含答案)内容摘要:
3、)时命题成立;(归纳递推)假设 n k (k kN *)时命题成立,证明当 n k1 时命题也成立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 述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问题 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三个内角至少有一个不大于 60”时,应假设_3复数的概念对于复数 a bi(a, bR), 且仅当 b0 时,复数a bi(a, bR)是实数 a;当 b0 时,复数 a a0 且 b0 时,复数a 问题 3若复数 zm2)i m3)为实数,则实数 复数的运算法则与实数运算法则相同,主要是除法法则的运用,另外复数中的几个常用结论应记熟:(1)(1i)22i;(2) i; i;(3)1 i 1 ;i 4n 4、1 i;i 4n2 1;i 4n3 i;i 4ni 4n1 i 4n2 i 4n3 0;(4)设 i,则 01; 2 ; 31;1 22 问题 4已知复数 z , 是 | |3i z 法(1)控制循环结构的是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循环结束的条件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弄清楚这两个变量的变化规律,其次要看清楚循环结束的条件,这个条件由输出要求所决定,看清楚是满足条件时结束还是不满足条件时结束(2)条件结构的程序框图中对判断条件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其中没有遗漏也没有重复,在解题时对判断条件要仔细辨别,看清楚条件和函数的对应关系,对条件中的数值不要漏掉也不要重复了端点值问题 5执行如图所示的 8、, f(1) 1 成立;12(2)假设当 n k(kN *且 k1)时, f(k)1 成立,即 1 成立,则当12 122 12k1 时, f(k1) ( ) f(k)12 122 12k 12k 1 12 1212 122 12k 12 12 12即当 n k1 时,命题也成立由(1)(2),知不等式对任意 nN *都成立1(2015青岛质检)设 数 为纯虚数,则实数 )1 B2C 22(2015温州五校联考)集合 M4,3 m( m3)i(其中 N9,3,若 A N,则实数 )A1 B3 C3 或3 D33(2015北京海淀区期末)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 ,那么运行相应程序,输。高考数学二轮增分策略 第4篇第8讲《推理与证明、复数、算法(含答案)
相关推荐
教学过程 导入:由一位去过北京旅游的学生简单介绍自己参观故宫的经历,展现一些照片,由此引出对清朝的兴趣。 学习新课: (一)、教师出示探究题,学生看书思考,四个小组分工准备 1 到 4 题 你能说说清朝是怎样建立的吗。 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共同之处。 请你联系秦、明、清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专制措施,谈谈文字狱的影响和危害。 你能概括中国历代王朝在加强君权 方面采取哪些措施吗
2、22,30)内的概率为(A) (B) (D)2015 福建高考真题)如图,矩形 在 1,0)且点 ,0()2的图像上若在矩形 内随机取一点,则该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等于( )A 16 B 4 C 38 D ,其中 ,则质点落在以 直径的半圆内的概率是( )A B C D246点数之和为 5 的概率等于( )总体抽取容量为 的样本,当选取简单随机抽样
中有些跨国公司的规模较大。 第三,金融国际化程度大大加强。 二次大战以后,一些新 型的国际借贷资本市场出现。 这些借贷资本市场的活动完全脱离了各国的借贷资本市场 和外汇法的管理。 而且出现了多国银行资本的联合,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吸收资金和贷款能力。 在金融国际化程度提高的情况下,一个主要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波动产生影响。 第四,经济管理制度与经济习惯的国际化。
一古地名)。 下列王朝中,定都此地的是 ( ) ①秦朝②西汉③西晋④东汉⑤隋朝⑥唐朝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错误的是 ( ) A、开国皇帝 B、重视发展生产 C、提倡节俭 D、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话中的“人”指 (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贞观遗风”,是因为 ( ) A、她的年号叫贞观 B
所需粮食相当多,需要江淮地区供应。 陆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费用大。 而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势在必行。 ②从政治上看,为了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也需要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③当然从隋炀帝个人角度说,也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 目的。 ( 2) 提问:开通大运河势在必行,那么隋朝具备完成这样大的工程的条件吗。 (结合课本中“动脑筋”
3′ ′ 是考查我们 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两者的目的和作用是大不同的。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想想:在隋朝创立科举制之前,魏晋时期是采取怎样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呢,隋建立后又为什么废除以前的选官方式而创立科举制呢。 下面我们一起 来看看魏晋时期 是采取怎样的方式选拔官员的。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样的选官方式合理吗。 为什 么。 老师概述同学们的回答:魏晋以来,选官是由地方豪门贵族品评 推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