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历史七下明朝君权的加强1内容摘要:
治,是怎样加强君权。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板书) 1.改革机构(板书) ( 1)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板书) 行省制度始于何时。 为什么要废除。 答:行省制度始于元朝,它统一管辖一个省的行政、财政和军事,职权极重,不利于中央集权。 所以,明太祖下令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都直属中央。 三司指什么。 有什么职能和特点。 三司 —— 指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 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财政、司法、军事,三司长官地位平等,共商一省事务,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 2)中央:废丞相,设六部(板书) 丞相制度始创于何时。 为什么要废除。 答:丞相制度始创于秦朝,此后曾多次发生丞相专权,皇帝大权旁落的现象。 为防止此类事情的重现,加强君权,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了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这样,从中央到 地方,权力都集中于皇帝一人,君权空前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既然废除了丞相,为何又设殿阁大学士。 由于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人,致使政务十分繁忙,遇事无人商量。 所以,明太祖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但无实权。 明成祖时,阁臣可参与机务,协理朝政,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后来,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 ,几乎相当于丞相。 为使明王朝长治久安,明太祖还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2.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板书) ( 1)目的: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 ( 2)职 能:「锦衣卫」。新人教版历史七下明朝君权的加强1
相关推荐
2、试题纳入某一类型,把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划分为一个个小题,按照一定的解题程序和答题格式分步解答,即化整为零强调解题程序化,答题格式化,在最短的时间内拟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实现答题效率的最优化模板 1三角函数的性质典例 1(12 分)(2015天津)已知函数 f(x)x , xR.(x6)(1)求 f(x)的最小正周期;(2)求 f(x)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 4审题路线图 利 用 和
2、偶性,要注意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有时还要对函数式化简整理,但必须注意使定义域不受影响问题 4 f(x) 是_函数(填“奇” “偶”或“非奇非偶”)1 x 2| 25求函数单调区间时,多个单调区间之间不能用符号“”和“或”连接,可用“及”连接,或用“, ”隔开单调区间必须是“区间” ,而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代替问题 5函数 f(x)
3′ ′ 是考查我们 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两者的目的和作用是大不同的。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想想:在隋朝创立科举制之前,魏晋时期是采取怎样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呢,隋建立后又为什么废除以前的选官方式而创立科举制呢。 下面我们一起 来看看魏晋时期 是采取怎样的方式选拔官员的。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样的选官方式合理吗。 为什 么。 老师概述同学们的回答:魏晋以来,选官是由地方豪门贵族品评 推荐的
3、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取特例尽可能简单,有利于计算和推理;第二,若在不同的特殊情况下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论相符,则应选另一特例情况再检验,或改用其他方法求解跟踪演练 2(1)已知 f(x), g(x)分别是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和奇函数,且 f(x) g(x) ,则 f(1) g(1)等于()A3 B1 C1 D3(2)已知 O 是锐角 外接圆圆心, A60, 2 m ,则 的值为()A. B
2、若 a5,则列求和的方法(1)公式法: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2)分组求和法;(3)倒序相加法;(4)错位相减法;(5)裂项法;如: ; n 1 1n 1n 1 1n n k 1k(1n 1n k)(6)并项法数列求和时要明确:项数、通项,并注意根据通项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方法问题 4数列 足 (nN, n1),若 , 前 在求不等式的解集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
4、a线、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 l: C0 和圆 C:( x a)2( y b)2 r2(r0)有相交、相离、相切可从代数和几何两个方面来判断:代数方法(判断直线与圆方程联立所得方程组的解的情况): 0相交; r相离; d r相切(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已知两圆的圆心分别为 径分别为 当| 圆外离;当| 圆外切;当| r2|b0);焦点在 y 轴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