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二轮增分策略 第4篇第6讲《解析几何(含答案)内容摘要:
4、a线、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 l: C0 和圆 C:( x a)2( y b)2 r2(r0)有相交、相离、相切可从代数和几何两个方面来判断:代数方法(判断直线与圆方程联立所得方程组的解的情况): 0相交; r相离; d r相切(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已知两圆的圆心分别为 径分别为 当| 圆外离;当| 圆外切;当| r2|b0);焦点在 y 轴上,1( ab0)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焦点在 x 轴上, 1( a0, b0);焦点在 y 轴上,1( a0, b0)与双曲线 1 具有共同渐近线的双曲线系为 ( 0)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焦点在 x 轴上: 2 px(p0);焦点在 y 轴上: 6、 , 题 9已知 F 是抛物线 x 的焦点, A, B 是该抛物线上的两点,| | 3,则线段 中点到 y 轴的距离为_易错点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关系不清例 1已知点 P 在曲线 y 上, 为曲线在点 P 处的切线的倾斜角,则 的取值范围41是_错因分析本题易出现的错误有两个:一是利用导函数的几何意义求出曲线在点 P 处的切线的斜率之后,不能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斜率的取值范围;二是混淆直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以及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之间的关系,不能求出倾斜角的取值范围解析设曲线在点 P 处的切线斜率为 k,则 k y , 41 2 412因为 ,所以由基本不等式,得 k 422又 k0,所以1 k0 8、的焦点在 x 轴上时,则由方程,得 ,即 a2.又 e ,2所以 c , m 2( )2当椭圆的焦点在 y 轴上时,椭圆的方程为 ,即 b2.又 e ,故 ,2 2解得 ,即 a2 b,2所以 a4.故 m m1 或 或 16易错点 4忽视“判别式”致误例 4已知双曲线 1,过点 A(1,1)能否作直线 l,使 l 与双曲线交于 P、 Q 两点,并 为线段 中点。 若存在,求出直线 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错因分析只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考虑中点坐标,而忽视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两点的条件解设被 A(1,1)所平分的弦所在直线方程为y k(x1)1,整理得, k2) k(k1) x32 k ,由 10、4课标全国)已知抛物线 C: x 的焦点为 F,准线为 l, P 是 l 上一点, Q 是直线 C 的一个交点,若 4 ,则| 于() A. B. C3 D272 5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圆 C 的方程为 x150,若直线 y 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 为半径的圆与圆 C 有公共点,则 k 的最大值是_8抛物线 px(p0)的焦点为 F,准线为 l,经过 F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 A、 B 两点,交准线于 C 点,点 A 在 x 轴上方, l,垂足为 K,若| 2| 且| 4,则 面积是_9(2015兰州、张掖联考)如图,过抛物线 px(p0)的焦点 F 的直线 l 依次交抛物线及其准线于点 A, B, C,若| 2| 且| 3,则抛物线的方程是_。高考数学二轮增分策略 第4篇第6讲《解析几何(含答案)
相关推荐
2、若 a5,则列求和的方法(1)公式法: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2)分组求和法;(3)倒序相加法;(4)错位相减法;(5)裂项法;如: ; n 1 1n 1n 1 1n n k 1k(1n 1n k)(6)并项法数列求和时要明确:项数、通项,并注意根据通项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方法问题 4数列 足 (nN, n1),若 , 前 在求不等式的解集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
3、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取特例尽可能简单,有利于计算和推理;第二,若在不同的特殊情况下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论相符,则应选另一特例情况再检验,或改用其他方法求解跟踪演练 2(1)已知 f(x), g(x)分别是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和奇函数,且 f(x) g(x) ,则 f(1) g(1)等于()A3 B1 C1 D3(2)已知 O 是锐角 外接圆圆心, A60, 2 m ,则 的值为()A. B
治,是怎样加强君权。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板书) 1.改革机构(板书) ( 1)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板书) 行省制度始于何时。 为什么要废除。 答:行省制度始于元朝,它统一管辖一个省的行政、财政和军事,职权极重,不利于中央集权。 所以,明太祖下令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都直属中央。 三司指什么。 有什么职能和特点。 三司 —— 指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 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财政、司法
2、,则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是_3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1)S 直棱柱侧 ch(c 为底面的周长, h 为高)(2)S 正棱锥侧 c 为底面周长, h为斜高)12(3)S 正棱台侧 (c c)h( c 与 c分别为上、下底面周长, h为斜高)12(4)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公式S 圆柱侧 2 rl(r 为底面半径, l 为母线),S 圆锥侧 上),S 圆台侧 ( r r)l(r、 r
3、( )2( )21n x x x(2)简化计算公式 (x x x ) n 2,或写成 (x x x ) 2,1n 21 2 2n x 1n 21 2 2n 问题 3该样本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_4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假设我们有如下一组数据:( ( ,( 线性回归方程 x ,y b a 其中问题 4回归直线 x 必经过点_y b a 5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方法一般地,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 X 和 Y
想特点等项目。 学生讲解表格内容。 请同学把课前制作的表格展示。 教师选择概括全面的表格展示并让该生讲解。 (利用实物投影) 1.《三国演义》 教 师归纳:《三国演义》这部作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罗贯中。 书中主要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 斗争与军事斗争。 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长期以来深受群众的喜爱。 它的出现,对后来长篇历史小说的创作产 生了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