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内容摘要:
种设计,意在与课标主题中“社会的危机”相呼应,也为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理解近代中国为何被动挨打作好铺垫。 基本技能 “导入框”重点考虑的对象是学生,教师若想借用它在教学中导入新课,当然也未尝不可。 以第 12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导入框为 例,它从一尊佛像的造型入手,引出莫高窟及其艺术品,讲到美、英、法、日等国对莫高窟宝物的盗窃活动,进而问及隋唐时期其他艺术的突出成就。 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环环相扣。 一句“莫高窟里究竟有哪些宝物”,已暗暗提示出后面要讲的壁画、塑像、佛经等内容。 教师如果驾驭能力较强,还可以由这些内容引出有关敦煌文书的话题,供学生作进一步的探究性学习。 “练一练”相当于人教版旧教材的课后练习,题型包括问答、选择、连线搭配等。 这部分题目难度不大,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不动脑筋。 例如,“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如果不研究具体史实,而 是受导入框故事的影响,认为隋炀帝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专为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显然就找不准主要原因,抓不住问题的本质了。 又如: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领域的一组是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C.《缀术》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这道选择题涉及的时间跨度大、学科门类多,学生如果不善于综合归纳,不深入比较,要想作出正确选择恐怕不太容易。 “动脑筋”是用来供学生思考、分析、探究的问题,穿插于课文中间,往往出现在理解有疑惑、内容联新旧、知识可引伸、事件可对比、人物要评价、规律可探究、细节需观察、过程需体验、方法应掌握、情感待升华等学习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 动脑筋由旧教材的课文中思考题发展而来,但比思考题深刻、灵活、有趣,引入了课改的新理念。 例如,第 4课中有这么一道“动脑筋”:“明经考试有一种叫做‘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 你怎么看待这种类型的题目。 我们现在的考试中有相。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相关推荐
xxy 进行配方吗。 请你在小组里回顾和讨论,完成以上两题 .并把过程写在下面: ( 1) 21 6 21 02 xx ( 2) 21621 2 xxy , 抛物线 21621 2 xxy 的开口是 _______,顶点是 点 ,对称轴是 ,并说一说它是由哪一个函数怎样平移得到的。 ,让我们通过画图来验证一下 . (
件,即两年后的产量为。 思考: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归纳:我们把形如 (其中 a,b,c 是常数 ,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其中 x 是自变量, a 为二次项系数, b 为一次项系数, c 为常数项, 练习 1: 分别指出 上述三个 函数解析式 中各次项的系数 练习 2: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若是请指出各项的系数。 (1)y=5x+ 1 (2)y=4x2- 1
,21 等互为相反数时,对应的 y 的值有什么特征。 ( 1) 描点(边描点,边总结点的位置特征,与上表中观察的结果联系起来) . 第二课时 二次函数的图像 (第一节) 教学目标 难点 : 选择适当的自变量的值和相应的函数值来画函数图像,该过程较为复杂。 教学过程 x „ 2 211 1 21 0 21 1 211 2 „ 2xy „ 4 412 1 41 0 412 1 412 4
样的教法。 如分析法、讨论法,自学、阅读等方式, 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 使学生有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四、 按质按量完成了本学期 22 课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重点、难点,抓住基础点,讲清了重大历史事件,评析了重要历史人物,使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掌握了从原始社会到南北朝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内容
4、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6 分)答:_4.(2016山东卷,14)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8 分)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4
你能解出 上 面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吗 ? (3)如何求方程组中第三个未知数的值。 (4)总结解三 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 ? (学生通过观察方程组特点,结合上面问题独立思考后写出消元方案,然后分组交流、互相讨论后归纳出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步骤 .) 解法一: 把方程③分别代入①②,得 4y+y+z =12 4y+2y+5z =22 解这个方程组 , 得 y =2, z=2. 把 y=2, 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