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 第二课 文科附加题之名著阅读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 主题题 关注主要情节发展;关注主角命运走向;关注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例如:大观园贾府护官符;边城;鲁镇未庄)主题和写作技巧 多以选择形式考查,选项本身的暗示要充分利用。 善于运用排除法解题。 【选择题】考查涉及面广,覆盖了创作背景、主旨、人物特点、人物言行、艺术特色、对后世的影响、历史地位等,尤其是作品的情节。 既有宏观的内容,又有微观的内容。 根据 2015 高考考试说明文科附加名著部分的样题,有“重细节”的倾向。 具体可参考高考附加题名著表格再作分析。 应对策略:1、对于人物要区分清楚。 茶馆 中众多人物的比较(秦二爷和常四爷易混淆) ;红楼梦中相似人物的辨析。 2、对于重要情节和表现性格的关键细节 4、要能分析清楚,不能张冠李戴。 3、对于人物的定性分析要准。 4、关注 2014 年起新增篇目的考核: 飞鸟集 、 子夜。 投影历年江苏卷文科附加题的名著题目教师总结 听讲【简答题】1、人物特点的分析:全面地分析 发展的分析三国演义: 曹操(08考 5 次) ;诸葛亮;关羽(“三绝”的另两位) ;刘备(三国演义之正统阵营)等。 (以“三绝”人物和“三役”情节构建复习网络)红楼梦: 贾宝玉,林黛玉,袭人,迎春,惜春(已考) ,薛宝钗(模拟题“出镜”较多) 、王熙凤,湘云,晴雯等。 呐喊: 阿 Q、假洋鬼子、陈士成 等。 (关注人名与篇目的对应) 边城: 翠翠 ,二老傩送,爷爷等。 (关注细节,如“碾坊渡 6、冷子兴演说(已考) ,林黛玉进贾府,护官符,判词,红楼曲,花签,灯谜谶语等。 3、微观把握作品情节(1 )直接说出相关的重要回目例:红楼梦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杨妃”和“飞燕”各指谁。 请概括“滴翠亭杨妃戏彩蝶”的情节。 “吕子明白衣渡江” ,请说出其前因后果。 (2 )通过经典语言分析当时的情节“君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吾虎女安能嫁犬子乎。 ” “你从此可都改了吧。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诗)魂”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 (3 )通过其他方式考查微观情节(如评价、前后比较、关键词概括等)例: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批评 7、罗贯中写诸葛亮“多智而近妖” ,请举出三国演义中的事例说明诸葛亮“多指而近妖”的具体表现。 简介贾宝玉两次摔玉的情节,并分析其性格特点;三国演义 “失街亭”这个故事中,马谡有三笑,请具体阐述,并概括由此表现出的马谡的性格。 (4 分)“三笑”:一笑孔明“多心” ,他认为街亭这个地方地处偏僻,魏兵不敢来,而孔明煞费心机的安排实在有些多余;二笑王平“真女子之见” ,否定了王平提出的“屯兵当道 ”的良策;三笑司马懿夜来巡哨,说“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表现了马谡狂妄自大、麻痹轻敌的性格。 (4 分,每点 1 分, “三笑”顺序不当不得分。 )4、人物和作品的对应:例 1:三国演义中的对应最新海量高中、初中 9、酌答题方向。 课堂反馈主导学生活动:当堂练习学生预做,教师讲解方法。 1、哈姆莱特复仇延宕、犹豫的原因:1)主观上性格犹豫,过分谨慎;认为复仇应该有正当的名分,必须让克劳狄斯的罪行得到证实并当众暴露;2)客观上,恶势力过于强大,怀疑自己的行动能否起到惩罚罪恶、重整乾坤的目的。 总结原因要主客观因素兼顾2、 三国演义 “失街亭”这个故事中,马谡有三笑,请具体阐述,并概括由此表现出的马谡的性格。 (4 分)“ 三笑”:一笑孔明“多心 ”,他认为街亭这个地方地处偏僻,魏兵不敢来,而孔明煞费心机的安排实在有些多余;二笑王平“真女子之见”,否定了王平提出的“屯兵当道” 的良策;三笑司马懿夜来巡哨,说“彼若有命 11、因:1) 主观上性格犹豫,过分谨慎;认为复仇应该有正当的名分,必须让克劳狄斯的罪行得到证实并当众暴露;2)客观上,恶势力过于强大,怀疑自己的行动能否起到惩罚罪恶、重整乾坤的目的。 2、 三国演义 “失街亭”这个故事中,马谡有三笑,请具体阐述,并概括由此表现出的马谡的性格。 “三笑”:一笑孔明“ 多心”,他认为街亭这个地方地处偏僻,魏兵不敢来,而孔明煞费心机的安排实在有些多余;二笑王平“真女子之见” ,否定了王平提出的 “屯兵当道”的良策;三笑司马懿夜来巡哨,说“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 表现了马谡狂妄自大、麻痹轻敌的性格。 (4分,每点 1 分, “三笑”顺序不当不得分。 )3、请概括红楼梦中“香菱 12、学诗 ”的主要内容。 (6 分)香菱搬进大观园,拜黛玉为师学写诗;黛玉给香菱讲诗,鼓励她作诗;经历了两次失败,香菱终于成功,被邀入诗社。 (6 分,每小点 2 分) 课后测评 1) “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 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 ”这首诗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 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什么地方。 (4 分)【答案】黛玉辞世 宝玉、宝钗成亲 潇湘馆2)红楼梦中出现了三次“葬花” ,请简要概述其中一次葬花的情节。 (6 分)【答案】第一次(第二十三回):三月(1 分) ,在沁芳闸附近, (1 分)黛玉和宝玉一起葬花(2 分)。 其间,两人共读会真记 ,互表爱慕。 (2 分)第二次(第 14、” (妖) 、观天象(妖)等。 又如三气周瑜、空城计、向天借寿等事例。 所谓“妖”是指非人力所能为。 (仅有事例概括,如只写 “借东风”三字而无具体陈述,得 1 分)4) 边城总共写了三次端午节,每一个端午节都和翠翠的爱情紧密相关。 试作分析。 【答案】第一次端午节,翠翠等爷爷时巧遇二老傩送,两人心有灵犀,暗中生情;第二次端午节,翠翠因为惦记着傩送,再去看赛船,没想到傩送外出,却认识了大老天保。 二老傩送的“缺席” ,使得翠翠的纯真情爱世界展现得含蓄、细腻。 第三次端午节,傩送邀请翠翠去看赛船,谁知翠翠碰到了王团总的女儿,而且知道了王团总想让女儿嫁给傩送,还用一座碾坊做陪嫁。 最重要的是翠翠知道傩送真心爱着 15、她。 5)说说呐喊标题含义的两个方面。 【答案】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 “熟睡” 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 ”的呐喊助阵。 6)剧本在写克劳迪斯谋杀老国王之后,还写了四重误杀。 请说出是哪四重。 这样安排情节有何作用。 【答案】 四重误杀是:哈姆雷特误杀波洛涅斯、英国国王误杀克劳迪斯的两位使者、克劳迪斯误杀王后葛露特、哈姆雷特误杀雷欧提斯。 四重误杀显示了人和命运之间无奈而尴尬的局面。 伴随着谋杀和误杀而来的是残酷的复仇。 在丹麦宫廷之内,哈姆雷特由于父亲被毒杀而立志复仇,雷欧提斯由于父亲波洛涅斯被误杀而匆匆从法国赶回来雪恨;另外在丹麦宫廷之外,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积极练兵,是为了替在战场上丧生的父亲报仇。 复仇使剧本中充满着血腥的味道,且多线交错的情节最终都走向悲剧性结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