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 第四课 名句默写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更护花。 (龚自珍 己亥杂诗 )(4 )仓廪实则知礼节,。 (管子 牧民)命题方向和规律“名句” ,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名篇” ,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 近几年,课本内容如果记好,就可以拿到江苏卷这道题目的全分。 课堂反馈主导学生活动:当堂练习学生预做,教师讲解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08 江苏卷)(1 )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2 )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4 )座中泣下谁最多。 (白居易 4、琵琶行 )(5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苏轼赤壁赋 )(6 )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 )四、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09 江苏卷)(1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屈原离骚 )(2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3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 (4 ) ,。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5 )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6 )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残阳如血。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六、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 江苏卷)(1 )不见复关, 6、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4)土地平旷,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 )(5)以古为镜,_;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6)_,绕船月明江水寒。 (白居易琵琶行 )(7)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王国维先生纪念碑 )【答案】 (1)泠然善也(2 )乘骐骥以驰骋兮(3 )星汉灿烂( 4)屋舍俨然(5 )可以知兴替(6)去来江口守空船(7 )佛狸祠下(8 )独立之精神(2012 江苏高考)名句名篇默写(8 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 8、 孔子语录2 鱼我所欲也 孟 子*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 子*4 曹刿论战 左传*5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6 出师表 诸葛亮7 桃花源记 陶渊明8 三峡 郦道元*9 杂说 (四) 韩 愈10 陋室铭 刘禹锡*11 小石潭记 柳宗元12 岳阳楼记 范仲淹13 醉翁亭记 欧阳修14 爱莲说 周敦颐15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16 送东阳马生序 宋 濂*17 关雎 诗经18 蒹葭 诗经19 观沧海 曹 操*20 饮酒 (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22 次北固山下 王 湾23 使至塞上 王 维*2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25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 第四课 名句默写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 4 月 23 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下图中扇形是某校三个年级学生人数分布扇形统计图,其中八年级人数为 816 人,表格中是该校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情况统计表.请你根据图表中的信息,解析下列问题: ⑴ 求该校八年级的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百分率. ⑵ 求表格中 A,B 的值. 四、课堂 练习: ⑴ 下列统计中,能用“全面调查”的是( ) A、某厂生产的电灯使用寿命 B
3、达特点。 主导学生活动:完成“课堂反馈”中江苏 07高考题麦天的一小题,并与同学交流。 阅读、思考、交流。 明确: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 主导学生活动:主导学生活动:提问:本题是从什么角度设问,答题时应该注意哪些。 概括、交流、发言。 明确:此题考查对结构技巧的分析能力。
3、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牵涉由表及里的分析;注意方案的针对性方向 2:文学评论类文本 课堂反馈主导学生活动:当堂练习 1学生预做,教师讲解方法。 慢词长调是中晚唐以来就在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俗曲,是配合当时新兴音乐歌唱的里巷俗歌。 花间集所收的是诗客曲子词,这些诗人文士所写的词,大半都是小令。 小令的格式与诗比较接近,因此诗人文士插手写词后,习惯于写小令。 / 而且,诗人文士常常自己觉得比较高雅
2、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可以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有由多个景物形象( 意象)组合成的意境。 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的形象,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 咏梅 中“ 梅”的形象等。 方法探究主导学生活动:投影 物形象类答题指导利用该方法,完成相关课堂链接明确:鉴赏人物形象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该诗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诗中所刻画的人物有何特点。 审 题 时 要 审 清
2、风光和文化,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渲染故事气氛。 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烘托人物形象。 环境是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所和背景的,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而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
2、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住场面;寻找线索;理清小说的结构。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 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