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生物训练 必修2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中不能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 (碘全部呈蓝黑色BF 1 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 2)遇碘后,3/4 呈蓝黑色,1/4 呈橙红色CF 1 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DF 1 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3(2014 年上海卷)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 代表基因。 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 此操作模拟了( )等位基因的分离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 B C D4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 4、获的玉米种下去,具有 A 表现型和 a 表现型的玉米比例应接近 ()A14 B511C12 D797南瓜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相关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黄花与白花的比例是 5 白花个体的基因型相同8(2015 年河北石家庄质检)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让一株杂合小麦自交获得 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获得 理论上计算,F 2 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占总数的()A1/4 B1/6 C1/8 D1/169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 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 ( )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10(20 5、16 年河南郑州一模)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F 1 自交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BF 1 自交后,各种基因型个体成活的机会相等 CF 1 形成配子时,产生了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DF 1 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组合进入同一配子的机会相等 选择题答题卡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二、非选择题11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生下一头棕色子牛,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色和棕色哪种毛色是显性性状。 _ _。 (2)若用 B 与 b 表示牛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写出上述两头黑牛及子代棕色牛的基因型:_。 8、9 种C18 种 D无法预测2(2015 年山东潍坊质检)某种小鼠的体色受常染色体基因的控制,现用一对纯合灰鼠杂交,F 1 都是黑鼠,F 1 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 2 体色表现为 9 黑6 灰1 白。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小鼠体色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若 白鼠杂交,后代表现为 2 黑1 灰1 白CF 2 灰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1/2DF 2 黑鼠有两种基因型3. 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 和 B、b) ,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 2 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 1 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 1 自交,得 137 株扁盘形、89 株圆形、15 株长 9、圆形南瓜。 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A B D 有两对等位基因的双杂合子(基因型为 逐代自交 3 次,在 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比为( ) B21C31 D415决定小鼠毛色为黑色(B)和褐色 (b)、无白斑(S)和有白斑(s)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 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 )6 B3/16 C7/16 D9/166在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下,F 1 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 1231,F 1 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 )A13 B31C211 D117(2016 年甘肃一模)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 11、南郑州一模)某植物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 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 某人用该植物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F 1)出现 4种类型,其比例分别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311。 去掉花瓣,让 黄色圆粒植株相互授粉,F 2 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A24831 B25551C15531 D933110(2016 年安徽蚌埠二模)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联系图,有些联系是错误的,其中全为错误联系的选项是( )A B C D选择题答题卡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二、非选择题11(2014 年天津卷 12、)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 (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 对粗眼 (r)为显性。 下图是雄果蝇 M 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1)果蝇 M 眼睛的表现型是 _。 (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_条染色体进行 序。 (3)果蝇 M 与基因型为 _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4)果蝇 M 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_和_ 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 若果蝇 M 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 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5)在用基因型为 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 M 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 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果蝇 M 杂交,F 1性状分离比如下:性雄性 灰身黑身 长翅残翅 细眼粗眼 红眼白眼1/2 有眼 11 31 31 31 311/2 无眼 11 31 31 / /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