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生物训练 必修三 第4章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的数量相等B在 t0t 2 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2 t1t 2 时,该物种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6下列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时,取适量培养液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B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数四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C已知血球计数板的方格为 2 盖玻片下经稀释 10 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 数时观察值为 M,则 10 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 105 个D与一般的生物实验一样,该探究实验也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7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 4、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蚯蚓等B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C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8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 4 支试管中进行培养( 见下表) ,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 根据预测的实验结果从理论上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号 培养液体积/0 5 10 5起始酵母菌数/10 3 个 10 5 5 10A4 支试管内的种群在 K/2 时增长最快 B4 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 K 值的时间C试 6、个体间的斗争最激烈D笠螺种群生物量和体长呈正相关选择题答题卡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二、非选择题11请回答下列与种群特征有关的问题。 (1)某生物课外小组对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 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_。 若选取 5 个样方,种群密度分别是每平方米 2、N 3、N 4、N 5(株),则该植物的种群密度约为_株/2)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的是_。 (3)某同学对一云杉林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统计,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 分为 5 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如下表所示。 等级 高度 7、/量 /株a 级 h10 120b 级 10h30 62c 级 30h100 32d 级 100h300 16e 级 h300 6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此云杉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 12(2013 年重庆卷节选)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上图所示。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 图中 O a,物种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 的_;bc,物种逐渐消失,物种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能耐受_;c 点后,在适宜气 9、层次,下列研究某原始森林的种群和群落所涉及的问题中,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范畴的是()A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B单位面积印度榕树的数量多少 C各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 D哪些种群在数量上占有优势 3某地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土层/种数 个体总数05 11 79510 4 201015 3 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无关C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都是消费者D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地物种丰富度随之下降4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C 11、误的是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7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发生数量变化。 那么甲、乙、丙三幅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共生B共生、捕食、竞争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8下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生存和繁殖的范围。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