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生物训练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浓度( 含量) 过低,会出现什么现象。 _。 (5)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用水封坛的作用是_。 欲检测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使用检测试剂后颜色变为_。 2(2014 年海南卷)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腌制时间有关。 为了测定不同腌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腌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 回答相关问题。 (1)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标准管的制备:用_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 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_,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 3、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 将每个_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_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下图表示的是泡菜中_趋势。 (3)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_( 填“醋酸杆菌”或“乳酸菌”)。 3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纤维质原料生产的乙醇,经加工可制成燃料乙醇。 下图为生产燃料乙醇的简要流程图,请据图回答:(1)微生物 A 能分泌纤维素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分解成葡萄糖。 (2)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 四类,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微生物 A,应采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其原 5、示剂,这是因为 有_,它能以尿素作为氮源;若有 菌落周围会出现_色环带。 (3)步骤 X 表示 _。 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时,先将菌液稀释,然后将菌液_到培养基平面上。 菌液稀释的目的是为了获得_菌落。 (4)临床上用 14C 呼气试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 基本原理是 将 14C 标记的_分解为 14(2016 届河南平顶山二模)纤维素酶的成本能否下降,是能否实现乙醇工业化生产的关键因素。 纤维素酶可以从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液中提取。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 (1)培养纤维素酶分解菌的土样最好选择在_ 的环境中采集。 (2)以下是一种培养基配方:纤维素 6、5 g、 1 g、.2 g、.9 g、7.5 g、.5 g、酵母膏 0.5 g、水解酪素 0.5 g(蒸馏水定容到 1000 该培养基能够增加样品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其原理是培养基中_是主要碳源,有利于纤维素分解菌生长,同时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 (3)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刚果红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_方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专题 4酶的研究与应用1果粒生产在中国尚属起步阶段。 果粒除了可直接食用外还可作为配料加入到酸奶、冰淇淋、果冻等食品中。 果胶酶作为一种新型加工助剂,可将果粒的组织结构损坏程度减到最小 8、,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 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 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组别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清除血渍时间/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清除油渍时间/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1)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 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 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 (3)如果甲、乙和丙 3 组均在水温为 80 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 3 组洗 9、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_。 (4)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的,遇水后包裹层很快溶解,释放出来的酶迅速发挥催化作用。 请说明这是否运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理由。 _ _。 3乳糖酶能够催化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乳糖酶的制备及固定化步骤如下: 产 乳 糖 酶 微 生物 选 产 乳 糖 酶 微 生物 养 乳 糖 酶 的提 取 纯 化 乳 糖 酶 的固 定 化(1)筛选产乳糖酶的微生物 L 时,宜用_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 培养基中琼脂的作用是_。 从功能上讲,这种培养基属于_。 (2)培养微生物 L 前,宜采用_方法对接种环进行灭菌。 (3)纯化后的乳糖酶可用电泳法检测其分 10、子量大小。 在相同条件下,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电泳速度越快,说明其分子量越_。 (4)乳糖酶宜采用化学结合法( 共价键结合法)进行固定化,可通过检测固定化乳糖酶的_确定其应用价值。 除化学结合法外,酶的固定化方法还包括_、_、离子吸附法及交联法等。 4(2014 年上海卷)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并完善实验设计方案。 脂肪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获得高产脂肪酶的菌株,并将之用于产业化,进行如下的系列实验。 (1)欲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细菌,应选择下列固体培养基( 仅列出了碳氮源)中的_。 A蛋白胨、柠檬酸铁铵B橄榄油、硫酸铵C乳糖、酵母膏D葡萄糖、蛋白胨(2)进一步调查适合于产脂肪酶菌株生长的碳氮源 12、别与 b2、b 3、b 4 组合,根据酶活取其中的最佳组合。 方案三:a 1 和 合,a 2 和 合,根据酶活取其中的最佳组合。 方案四:a 1 分别与每种氮源浓度组合,b 2 分别与每种碳源浓度组合,根据酶活取其中的最佳组合。 (5)如果脂肪酶的产业化需要其活性在固定化处理时不受损失,且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仍能维持稳定的酶活,则应选择下图中的_固定化工艺。 5(2015 年江苏沛县期中)下图 1 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某步操作,图 2 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图 1图 2图 3(1)图 1 中,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_,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进行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再转移至注射器中。 (2)图 1 中 X 溶液为 _,其作用是_。 (3)某同学在图 1 步骤结束后得到图 3 所示的实验结果,出现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有海藻酸钠浓度过_(“高” 或“低”) 或注射器中的混合液推进速度过 _(“快”或“慢”)。 (4)图 1 中制备的凝胶珠用_后再转移到图 2 装置中,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_。 最新海量高中、初。高考总复习生物训练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3、的数量相等B在 t0t 2 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2 t1t 2 时,该物种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6下列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时,取适量培养液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B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数四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C已知血球计数板的方格为 2 盖玻片下经稀释 10
2、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 C H O N P 植物 元素的含量说明有机物是干物质的主要成分B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CN、S 含量高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若该动物血钙高则会发生肌肉抽搐D经测定该动物中某有机物含 C、H、O 、N 、S,此化合物可能促进钙磷吸收4(2016 年江西临川模拟)下列物质中,元素组成相同的一组是 ()A糖原、胰岛素、甲状腺激素B粉、淀粉酶
3、表的是腺嘌呤,b、c 为高能磷酸键B图 2 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 1 中的 c 键断裂并释放能量C 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D在肌肉收缩过程中,只有酶 1 在发挥作用6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 叙述中,错误的是()A一个 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人体细胞合成 都需要氧气的参与C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 常细胞中 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7(2015 年北京朝阳期中)下列关于酶的叙述
0. 02 0. 08 0. 18 0. 28 . (法 2):“至多有 1人击中目标”的对立事件是“ 2人都击中目标” , 故所求概率为 1 ( ) 1 ( ) ( ) 1 P A B P A P B . 例 3 个自动控制的常开开关,只要其中有 1 个开关能够闭合,线路就能正常工作 奎屯王新敞
2、()A3 条 B4 条 C5 条 D6 条3(2016 年甘肃一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描述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植物体再利用 D生产者一定是植物,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4(2016 年江苏丹阳模拟)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2、术是_。 2(2016 届河南平顶山二模)阅读如下材料:材料甲科学家将牛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内,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科学家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烟草。 材料乙T 4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 其表达的 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 97 位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 料丙兔甲和兔乙是同一物种的两个雌性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