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2014-2015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11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含答案内容摘要:

2、C 正确;相同的射线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不会明显提高,因为每轮诱变的不一定是相同基因,故 D 错误。 2.(2014江苏高考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育出作物新类型【解题指南】关键知识:染色体结构变异、多倍体育种。 选 D。 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染色体变异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包括有利和不利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能否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基因表达水平的提高无直接联系,所以 A 选项错误。 染色体缺失也有可能导致隐性基因丢失,不利于隐性基因的表达,所以 B 选项错误。 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的数量,但有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所以C 选项错误。 远缘杂交获得杂种,其染色 3、体可能无法联会而导致不育,经秋水仙素等诱导成可育的异源多倍体从而培育出作物新品种类型,故 D 选项正确。 3.(2014江苏高考胺可使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导致 制时发生错配(如下图)。 若一个 段的两个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最新海量高中、子中 题指南】(1)图示信息:胞嘧啶转化为羟化胞嘧啶后不再与鸟嘌呤配对,而是与腺嘌呤配对。 (2)关键知识:基因发生突变后,不一定引起其控制的蛋白质结构改变,因为不同的密码子可能决定相同的氨基酸。 选 B、D。 本题考查 制和基因突变。 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 子上的碱基序列不一定都发生改变,如果发生转变的两个胞嘧啶在 子的同一条 4、链上,那么,另一条互补的正常链复制后子代 子中碱基序列不发生改变,A 错误;因羟化胞嘧啶不再与鸟嘌呤配对,故复制后的子代 子中 在总碱基对中所占的比例下降,B 正确;这种变化为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不一定引起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C 错误;细胞核与细胞质中都含 制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图示的错配,D 正确。 4.(2014广东高考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如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题指南】(1)题干关键信息:兰花传粉、蛾的细长口器。 (2)关键知识: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 5、发展;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起选择作用,并不影响变异的方向。 选 C。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知识。 变异是不定向的,故 A 项错误。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故 B 项错误。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知识,故 C 项正确。 口器变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因为吸食花蜜而发生变化,故 D 项错误。 5.(2014浙江高考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 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解题指南】( 6、1)题干关键词:“抗性突变体” “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2)隐含信息:基因突变的原因、染色体变异的类型。 选 A。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 A 项中,由于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 对等位基因,所以经诱变后,显性的敏感基因随染色体片段的缺失而消失,剩下的是隐性的抗性基因,故正确。 B 项中,1 对同源染色体的片段都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其概率极低,已经缺失的片段不可能再恢复,故错误。 C 项中,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再经诱变具有恢复的可能,故错误。 D 项中,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导致该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使控制的肽链提前终止或者延长,不一定 8、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A。 本题主要考查 子杂交、减数分裂以及伴性遗传、染色体变异知识。 A 项中,子杂交技术,采用与待测 一段相同的碱基序列荧光标记而成的原理,故正确。 B 项中,据图分析可知,妻子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 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是伴性遗传病,故错误。 C 项中,妻子多出的一条 X 性染色体只能来自其父亲或母亲,父母双方中只可能有一方患有多一条 X 性染色体的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故错误。 D 项中,该夫妇的子代中可能出现的性染色体组成类型有四种:X、)、),其中后两种为患者,即该夫妇的子代中男女都有可能患病,故错误。 2.(2015全国卷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 10、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的 1 号染色体正常,乙为倒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故 B 项错误;甲和乙的 1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不同,故 C 项错误。 甲、乙杂交产生的 于 1 号染色体的形态不同,不能通过正常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故 A 项错误;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故 D 项正确。 4.(2015广东高考秋水仙素处理某二倍体植物的愈伤组织,从获得的再生植株中筛选四倍体植株。 预实验结果如下表,正式实验时秋水仙素浓度设计最合理的是()秋水仙素浓度 (g/L) 再生植株(棵) 四倍体植株(棵)0 48 02 44 44 37 86 28 118 18 510 9 、3、4、5、6 12、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选 A。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及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 白花植株的出现是由于 X 射线照射引起的基因突变,不一定有利于生存,故 A 项错误;X 射线可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故 过杂交实验,观察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故 花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白花个体,可确定为可遗传变异,否则为不可遗传变异,故 .(2015海南高考于等位基因 B 和 b 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和 b 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 B 和基因 b 中的碱基对 碱基对 b 的 列中插入碱基 C 可导致基因 b 的突变【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基因” “突变”。 (2)关键知识:基因突变的实质、特点和影响因素。 选 B。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有关知识。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等位基因 B 和 b 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A 项正确;X 射线属于物理诱变因素,其照射会影响基因 B 和基因 b 的突变率,B 项错误;基因突变的实质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使基因的结构发生变化,C 项和 D 项均正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