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2014-2015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19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含答案内容摘要:
2、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 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生物为蛇。 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营养级” “能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 (2)关键知识:能量流动的特点;数量金字塔不同于能量金字塔。 选 B。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关系。 A 图中,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且逐级递减可知 A 项为能量金字塔。 B 图中,在数量金字塔中昆虫的数量远远大于栎树的数量,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小于昆虫的数量,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小于第三营养级的数量,故 B 项为栎林数量金字塔 3、。 C、D 图中各个营养级之间的关系既不符合能量金字塔也不符合数量金字塔。 3.(2014海南高考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水鸟、藻类、芦苇等动植物,某些水鸟具有秋季迁徙的习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水生生态系统” “秋季迁徙”。 (2)关键知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食物链和食物网。 选 B。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相关知识。 A 项中,该水生生态系统某些水鸟具有秋季迁徙的习性,直接影响物种的数量,故 A 项正确。 B 项中,芦苇和藻类为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故 B 项错。 类和芦苇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就是流经该生 4、态系统的总能量,故 C 项正确。 D 项中,该水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残体含有蛋白质、核酸等含氮成分,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故 D 项正确。 4.(2014江苏高考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0% 20%题指南】关键知识: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中 N、P 含量过高,导致藻类等大量繁殖而出现的现象;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 选 D。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及水华现象。 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是大量含 N、明物质循环的反复性,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所以 A 错误;生态系统的能源主要为太阳能,也可源自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所以B 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其 6、;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降低生物多样性,因为人造林的物种比较单一,故 B 错误;无经济价值的物种还有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故 C 项正确;农田生态系统运行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持自身的平衡,而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清除杂草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农作物,故 D 正确。 6.(2014天津高考 a、b 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题指南】(1)图示信息:图 a 表示农村生态系统,生物量的大小依次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图 b 表示城市生态系统,生物量的大小关系与图 a 不同,需人为投入物质和能量 7、。 (2)关键知识:同一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不一定相同、流经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选 A。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 信息传递普遍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故 A 项正确;营养级是指不同的生物种群,而图 a 和图 b 中的动物和植物的种类不确定,无法判断两图中有几个营养级,故 B 项错误;城市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故 C 项错误;图 b 中人的生物量明显多于植物的生物量,应有外界能量流入,故 D 项错误。 7.(2014广东高考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 9、调节。 中降雨量大小影响土壤动物存活率,而动物存活率不会反过来调节降雨量的大小,故不存在反馈调节。 中害虫数量增加,使其天敌鸟类数量增加,通过捕食关系又会进一步调节使害虫数量减少,最终两者可达到动态平衡,这是典型的反馈调节实例。 8.(2014新课标全国卷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 个种群。 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 4 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 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 (3)一般 10、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 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和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除分解者外” “4 个营养级” “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10%20%”。 (2)思维流程:能量传递效率为 10%20%与表中数值初步判断,乙、丙属于同一营养级,甲与乙、丙都是捕食关系;由题中 5 个种群、4 个营养级与表中数值食物链、食物网。 (3)关键知识: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的判定、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功能、碳循环等知识。 (1)表中戊占有能量最多,应属于第一营养级;乙和丙能量值处于同一数量级并且二者之和种群 甲 乙 12、加,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若玉米和大豆间作(相间种植),可提高土壤肥力,原因是。 (2)玉米螟幼虫能蛀入玉米茎秆和果穗内取食。 若调查玉米螟幼虫的密度,应采用的方法。 甜菜夜蛾幼虫也取食玉米,玉米螟和甜菜夜蛾的种间关系是。 在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的分布区出现重叠,两种玉米螟依靠不同的性信息素维持。 (3)取两份等质量同品种的玉米粉,一份经发酵做玉米馒头,另一份煮玉米粥,这两份食物中所含能量较少的是。 (4)纤维素分解菌可用于玉米秸秆还田。 用染色法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会形成透明圈,其大小能反映。 【解题指南】.(1)隐含信息:大豆根部有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发酵为酵。高三生物复习2014-2015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19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