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论语》精要解读之七 君子好学之道内容摘要:

2、看,并不是坏事,它是人正常的生理欲求,但孔子在这里所提倡的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仍然有值得肯定的价值。 正如巴金先生说的“人不单是靠吃米活着”,我们不能仅有满足肉体欲望的物质追求,我们的心灵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追求知识,追求自由,追求真、善、美。 在“生活”与“学习”的关系问题上,孔子认为:不能两全。 原因是:一个贪图饱食终日和生活安逸的人,是不可能潜心刻苦学习、钻研学问的;相反,一个致力于刻苦学习、钻研学问的人,是不会有时间和精力过多顾及饮食是否满足、生活是否安逸的。 联系到我们,学校里太过注重穿着打扮、贪恋美食和沉溺玩乐的学生,学习成绩多不尽人意;而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往往都生活俭朴,甘于学校生 3、活的三点一线,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浮躁社会的诱惑。 我们明白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目标和重点不同,学生时代,自然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学好知识自然是这一阶段的目标和重点,因此,用于生活上的精力和对于生活上的要求可以少一点。 高中又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我们更要舍弃一些享受,摒弃一些习气。 穿着打扮不可太成熟,过于社会化,更不可追逐名牌,效仿明星装扮;吃喝玩乐要适度,远离烟酒,拒绝早恋。 只有这样,才可保持身心的清爽,以更昂扬的精神打造自己的未来。 (二)言与行敏于事慎于言,微言大义,两千多年过去了,这句话仍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达尔文说:“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作出 4、快速反应的”,一切责任一切应该做的事要敏捷马上做,因为没有行动,一切言词都 是空洞的。 成功的路有千万条,但是有一条路却是每一个成才的人的必经之路,这就是行动,行动胜于一切,今天的事今天做,就要立即行动,凡事推到明天,只会明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 记住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生命唯一可以把握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们可以用来超越对手实现目标的一天。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我们大部分同学怀揣梦想来到学校,我们的人生有规划,有目标,那么开始行动吧。 课堂上主动回答,积极参与;有了疑难问题及时请教,举一反三;头脑中有了奇思妙语,立即援笔成文,见证成长、成才。 行动起来,坚持下来,梦想就在不远的前方。 君子做人, 6、句话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又记起了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行知,这两个字就道尽了了人生的真意义。 (三)改过与自新就有道而正,主动向有操守的人学习,改正自己的错误。 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高中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对自己负责的人是不允许自己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的。 我们要善于学习,勇于改过。 向先贤圣哲学习,向良师益友学习,向身边每一位勤奋学习、遵规守纪、关心他人,热爱班级的同学学习,不断修正自己,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道德修养。 那时,就像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一样,每一天的你也是新的。 那时,你会真切的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收获内心真正的幸福。 论语中孔子曾几次盛赞颜回,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 ”无疑,颜回的安贫乐道、不迁怒、不二过是对孔子提倡的君子好学之道的最有力的践行。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生活中多一分朴素和淡然,多一分平和与善良;学习上多一分行动与专注,多一分积极与执着;我们的学习之路,我们的生活之路也会有奇迹与精彩。 联系自己,思考如下问题:.“敏于事而慎于言”,在平日的生活学习中,你是如何做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