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论语》精要解读之十五 读《论语》思孝道内容摘要:

2、,论语中是这样说孝的。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孔子说,你看狗马这些动物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你只是做到让父母衣食无忧了,但你对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那么这跟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尊敬父母,就是不藐视父母,即使受了高深的教育,也不可藐视父母。 现在很多人看父母年纪老了,以为他的学识,思想都不合时代的发展,就藐视父母,轻看父母,甚至有的人,因为父母容貌不够漂亮,或地位低下,怕会影响他的声誉,就在同学面前,不敢承认自己的父母,这是可耻的行为。 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孔子又说了一种现象 3、,他说:做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 在我们这一生的成长中,尤其是长大以后,有时会跟父母会发生冲突,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代沟。 还有,并不是天下父母说话做事全都正确。 那么,当我们跟他们的想法相左时,应该怎么做呢。 对于上述情况,孔子有这样的建议: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 里仁 )作为儿女,侍奉父母的时候,如果有意见相左的地方,甚至你觉得父母有什么错的地方,可以委婉地去劝止。 这叫做几谏 ,就是你一定要很克制地,很轻微地,能够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去劝说。 当父母对我们的要求与我们的意志愿望不相符时,不要贸然地就去认定是父母的错,也不要与父母对着干,也许他们的想法才是 4、对的,只是我们现在理解不了而已。 我们去说一个道理,道理本身是什么样也许不重要,但是表达方式很重要。 我们怎么样用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把一个很好的道理说得通,这很重要。 我们经常会学习一些人际交往准则,就是你跟同事要怎么说话,你跟朋友要怎么说话,但几乎没有一本社交宝典上会教你跟父母怎么说话,因为大家都觉得,父母是亲人,跟父母说话还需要讲究方式吗。 你也许会说:“我在外面受了气,回家跟我妈说说怎么不行。 跟自己的妈还不能发发脾气,还不能撒撒怨气吗。 ”但是,千万要注意,往往就是最亲的人成了自己的情绪垃圾桶,有时候还会因此而受伤。 孔子说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你最亲的人是最伤不得的,当你跟他们的意见相左时,在说 6、么荣耀什么风光。 最希望儿女的,是自强自立,不遇到挫折就沮丧甚至轻生,而是勤恳学习,踏实工作,快乐生活。 总之,如孔子所说,除了生病,不用父母为你担忧,这就是对父母的孝。 翻翻论语,有那么多关于孝 的说法,说到最后,我觉得有一句话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记住的,那就是: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我们为人儿女者,可以在心里问一句,我们父母的生日是哪天,他们今年多大了。 不见得每个人都能说得很准确。 但是,做父母的要是想,我孩子哪天生日,多大了,没有几个人想不清楚。 对我们儿女来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知道以后我们还有多少时间能够陪在父母身边尽孝呢。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做子欲养 7、而亲不待。 如果真是到了那一天的话,我们就是捶胸顿足,涕泗滂沱,再三追悔,父母在的时候少顶一句嘴多好,多做一件事也来得及啊,但是一切都过去了,来不及了。 有一次,一位“机会杂志社”的记者问比尔盖茨:“人世间最不能等的是什么。 ”没想到比尔盖兹说:“人世间最不能等的事莫过于孝敬父母。 ”父母 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而我们回报的又是什么呢。 看看自己吧,超市内、食堂里,有多少同学不顾及家庭的经济状况,只图自己的口腹之欲,大肆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又有多少同学上课自习时聊天睡觉,甚至逃学混迹于网吧;因为成绩差,或与异性交往过密受到父母批评时,就给父母脸色看,甚至赌气不与父母说话、离家出走面对给你生命养育你的父母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