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二《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学案内容摘要:
4、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一、我的收获:二、我的困惑:知识拓展 探究案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从雅鲁藏布江畔到长白山下,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到呼伦贝尔大草原,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各族人民成为国家主人,呈现出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可喜景象。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五大自治区将进一步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努力实现“美丽中国”梦想。 探究问题:取这一政策有何必然性。 014 年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载入宪法 60 周年。 下列对这一制度表述正确的是最新海量高中、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等实 9、法 经济 宪法3.(1)历史特点 (2) 多民族 大杂居 小聚居相互依存二、1)国家统一 (2) 当家作主 (3)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预习小测】一、1. 2. 3. 4.二、1. 2.知识拓展 探究案【合作探究】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2.(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旗)三级,各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它们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高一政治必修二《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学案
相关推荐
2、题,作为政府,应该怎么做呢。 让我们共同学习“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一、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阅读教材 、四自然段,完成以下内容:府权力的行使包括_、_、监督等环节。 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决策增强决策_和公众_,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依法决策坚持决策的内容符合_的规定和要求,决策的过程符合_最新海量高中、减少决策的失误,我国政府正在建立健全决策_和_制度
要求:轻轻拨 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 重复 3 次,并记录下表。 表格 1: 描述听到的声音(声音的强弱变化) 第 1 次实验 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第 2 次实验 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小结: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小,声音弱。 用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强。 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3、我的收获:二、我的困惑:知识拓展 探究案2014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共提到了 119 次“发展”,是报告中出现次数最多、也是唯一出现超过 100 次的实词。 其次是“经济”和“ 改革”,各出现了 81 次和 77 次。 紧跟其后的是“制度”,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 46 次。 而“ 企业”、“ 城镇”、“就业”和“农业”问题也是本届新政府所重视的领域,出现频率均在 29 次以上。
: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实验器材 用力按压、弯曲、拉伸等 轻轻击打、拨动 我们小组发现 鼓 钢尺 皮筋 :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三、观察发声物体 1:在水槽里盛约 2/3 的清水, 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
点明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风声、雨声、流水声倾诉着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歌声、笑声、音乐声描绘着 人们的欢乐;还有鸟叫、虫鸣„„不绝于耳,构成一个奇妙的王国。 ” 从小学生喜欢“做游戏,猜谜语”的心理特点入手, 创设了声音这么一个情景, 为新课教学创造了最佳的学习氛围, 有利于 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与兴趣。 接着教师谈话:“
找更多解决问题的答案。 )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实验情况。 通过刚才的实验,谁找到帮助声音传播的东西了。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不可以得出结论了。 声音恩能够在哪些物质中传播。 (学生不能通过实验或描述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情况下) 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做实验、探究、并跟同伴交流又获得了新知识, 知道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这些物体是架在发声体与我们耳朵之间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