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内容摘要: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习目标 识记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_和_,其表面温度约为_。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_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3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了_、热资源,维持着地表_,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_活动的主要动力。 4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能量。 5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_反应。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_、日冕三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黑子出现在_层。 耀斑,又叫色球爆发,出现在_层。 太阳活动周期为 _年。 3影响: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影响无线电_通信;太阳大气抛出 2、的高能带电离子扰乱地球磁场,产生_现象;两极地区产生_现象;导致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的发生。 基础达标练知识点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能量巨大且分布均匀B太阳辐射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C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可到达地球表面D煤、石油等能源与太阳辐射无关读下图,完成 23 题。 2图中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属于()A恒星轨道 B彗星轨道 C行星轨道 D卫星轨道3图中开发的能源类型是()A太阳风 B核能 C太阳能 D化学能知识点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下图为“19 世纪中叶以来太阳黑子数变化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完成 45题。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太阳活动周期约为 11 3、年,一般是指()A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B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C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D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5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A耀斑频繁爆发 B两极同时出现极光C全球降水增多 D地球磁场增强“2012 年地球将会遭遇强烈的超级太阳风暴,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卡特里娜飓风,而且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 ”近日,英国新科学家网站出现了这样一篇“耸人听闻”的文章。 正确认识和辩证看待太阳活动十分必要。 据此回答 68 题。 6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B太阳“强风”的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烈 4、的显示C太阳黑子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D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7有关太阳风暴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A对部分地区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B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C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有异常变化D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8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太常用的能源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方法技巧练影响太阳辐射能量大小的因素分析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图” , 5、回答下列问题。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1)在图示各省会城市中,_市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最高,原因是_。 (2)在图示各直辖市中,_市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最低,原因是_。 (3)台湾岛西侧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比东侧_,原因是_。 方法技巧(1)纬度: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一般越大,太阳辐射量越大。 如赤道比两极地区太阳辐射量大。 (2)地形:海拔越高,大气密度越小,削弱太阳辐射越少,太阳辐射量越大。 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区。 同一座山,向阳坡比背阳坡太阳辐射量大。 (3)降水:降水多的地区,天空中云量大,被削弱的太阳辐射多,太阳辐射量小。 如贵州省和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是我国太阳辐射量最小的地区。 西北地区,因为干旱 6、,太阳辐射量较大。 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与全球同纬度太阳辐射总量对比图”。 读图完成 12 题。 1我国不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地区在()A20N 附近 B25N 附近 C30N 附近 D35N 附近2我国东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同纬度全球平均值低,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东南地区()A白昼时间短 B云雨天气多 C有沙漠分布 D洋流影响大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 ,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 据此回答 35 题。 3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 7、是()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海拔高,气候寒冷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4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A藏南谷地的地热B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C风能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5对于青藏地区积极开发太阳能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A减少居民对植被的破坏,有利于生态保护B避免常规能源利用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C增加了藏民的经济负担D极大地改善了藏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我国古书曾有记载: “公元前 28 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据此回答 68 题。 6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指()A耀斑 BX 射线 C紫外线 D黑子 8、7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内部8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黑色区域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B黑色区域温度比周围高C黑色区域释放出大量偏黑色的气体D黑色区域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尘埃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二、综合题9读“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A 是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 这些区域由于_而暗黑,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_的标志。 (2)B 是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 它的爆发是_的显示。 (3)C 是_层。 (4)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_层,会引起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太阳大气抛出_,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现 9、象。 10读“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1)西藏是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大晴天日数多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地势高,离太阳近A B C D(2)有关我国太阳辐射能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四川盆地是太阳能丰富的地区B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C东部沿海地区太阳能最丰富D太阳能分布东南比西北丰富(3)影响地区间太阳辐射不均衡的原因是_、_和_。 (4)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差异,因而各地获得的_有差异。 但是,热量盈余区(如赤道)温度并没有越来越高,热量亏损区(如两极)温度并没有越来越低,而是保持相对稳定。 这说明热量盈余区 10、与亏损区不断_。 答案知识清单氢氦6 000 K电磁波光温度 生物核聚变色球光球 色球 11短波磁暴 极光基础达标练1B太阳辐射到达地球的能量仅占太阳辐射能的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太阳辐射能量巨大但在地表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2D太阳电池围绕地球运行,而地球属于行星,围绕行星运行的轨道是卫星轨道。 3C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电池利用的是太阳光,其开发的能源类型是太阳能。 4C第 4 题,太阳活动周期是指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或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小年的平均间隔时间。 第 5 题,耀斑和黑子都具有约 11 年的周期,当黑子增多时,耀斑也会相应增多、增强;两极不可能同时出现极光现象;黑 11、子活动与全球各地年降水量的变化具有相关性,但不一定呈正相关;太阳活动增强时,会扰乱地球磁场,从而产生磁暴现象,因而 B、C、D 的表述都不正确。 6B第 6 题,黑子的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的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表现。 第 7 题,地壳内部的运动与太阳风暴无关。 第 8 题,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代生物固定、积累的太阳能。 方法技巧练(1)拉萨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纬度位置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大气污染少,大气透明度高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2)重庆云、雨、雾天气较多,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3)高东部是迎风坡,雨天多,对太阳辐射起到了削弱作用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影响太阳辐 12、射能量大小的因素,这需要综合考虑各地的自然环境差异。 综合提升1C95E 经过我国西部地区,110E 经过我国中东部地区,综观两线在各纬度的太阳辐射能分布,可知在 30N 附近地区,西部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总量很高,而东部的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相当低。 我国东南地区受夏季风和台风的影响,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因而年太阳辐射总量低于同纬度全球平均值。 3C第 3 题,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丰富的地区。 原因有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晴天多,平均日照时间长;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多。 第 4 题,地热属于地球内能,与太阳辐射无关。 天然气、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太阳辐射能促进了大气和水的运动,大气水平运动产生风能,水的流动孕育了水能。 第 5 题,积极开发太阳能,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环境效益。 不仅减少了居民砍柴用薪,保护了植被和生态,又避免了因能源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 同时极大地改善了藏民的生产、生。高中地理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相关推荐
1、最新海量高中、口的空间变化新课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人口迁移,了解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那么人口什么要迁移呢。 人口迁移究竟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呢。 板书: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师:请看下面的文字,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什么。 1、气候严寒的高纬和高山地区,水分稀少的荒漠和土壤贫瘠的地区,人烟稀少。 而水、热条件比较好的温带和热带往往成为世界人口密集的地区。 口也较为集中。
1、最新海量高中、口的数量变化新课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由人 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引入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板书: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教师指出: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 现代型。 板书:1、人口 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学生阅读课本 16。
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 师介绍方法: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 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室外观察,明确任务:( 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 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 3)在观察云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联想 反馈 (二)对云进行分类 分组活动: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 生汇报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学习目标 、地球的自转运动1地轴: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不变的,其北端始终指向_附近。 2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_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_方向旋转。 3周期:(1)恒星日:真正的周期,地球自转 360,用时_。 (2)太阳日:昼夜交替的周期,地球自转 36059,用时_。 4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即约_。
1、最新海量高中、口的空间变化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利用资料或图 表,就具体的世界或地区人口迁移特点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运动与发展的观点,全面认识人 口的发展理论,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三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 时及日期的计算。 够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一、昼夜交替和时差1昼夜交替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不_、也不_的球体。 分界线(圈):_线(圈)。 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不停地_。 交替周期:_小时(1 个太阳日)2时差同一纬度地区,经度每隔 15,地方时相差_小时。 经度每隔 1,地方时相差_分钟。 为避免世界各地使用地方时带来的不便